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论“强县扩权”的宪法空间——基于宪法文本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磊 《法治研究》2007,(8):3-11
在"强县扩权"政策先后成为诸多省份行政区划改革的强音之时,探究宪法为其预留的空间,有利于发掘这项政策的宪政价值。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宪法沿革与法律更替,逐步肯定将辖县权仅授予"较大的市"的行政区划宪定格局。但伴随着"市管县"体制全面推广,辖县权几乎普及到所有的地级市,这使一些地区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宪法秩序留下了败笔。从这个角度看,"强县扩权"政策扮演了为行政区划纠偏,进而贯彻其宪定格局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柳林县委、县政府以争创“三晋一流、全国百强”县为目标,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综改试验和扩权强县两大历史机遇,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中央和地方层面都持续在进行行政体制的变革。其中,县制变革可以说是地方行政改革中最为突出的。与一般的职能调整和机构改革不同,县制变革的核心是权力的变迁。从"市管县"体制改革到撤县建市,再到强县扩权,县级权力一直处于变革过程之中。地方性力量的成长是理解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切入点。从地方性因素出发,对县级权力的变革应作一种权变的解释,即使具备同样的结构性条件,由于行动者的参与方式、互动和参与程度的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换言之,无论存在任何结构性因素,那种在浙江C县案例中发生的县级权力变化也并非必然趋势,而是多种力量、多种因素偶然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直接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是现代小城市的崛起与传统乡镇治理的张力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倒逼性的治理创新。这一治理创新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面临着法律、制度、利益和观念等多种制约。因此,优化县乡政府治理结构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相结合,引入现代化城镇管理模式,创新权力和公共资源配置机制,逐步实现由乡村管理向城镇治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升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学界在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概念混淆和滥用现象.本文对“市管县”、“省管县”、“财政省直管县”、“行政省直管县”、“强县扩权”、“扩权强县”等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模式及其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6.
林琳 《时代风采》2011,(1):25-25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并在修改后公布施行。这次修改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等等。  相似文献   
7.
张墨宁 《南风窗》2013,(9):32-33
"撤县设市"的口子一开,势必带来行政区划的大规模调整。如何避免新的行政层级的设置带来官僚机构的自我膨胀也是学界所担心的风险。2013年1月24日,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县改市";2月19日江苏南京完成全部"县改区",南京市由11区两县精简为11个区,苏南地区结束"县域时代"。民政部在一月有余的时间内连续批准两个名单,这一动作被看作是"县改市"终于全面解禁的信号。据统  相似文献   
8.
当前,扩权强县成为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扩权强县逐渐深入推进之际,笔者认为,有四大问题要重点考虑:一是正确认识扩权强县的出发点.二是准确把握扩权强县的关键环节.三是找准扩权强县的着力点.四是如何保障扩权强县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扩权强县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与此类似,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场旨在解决乡镇发展权责不一矛盾的改革——扩权强镇应运而生。继浙江等沿海省份实施强镇扩权后,我省自贡、南充、仁寿等地也就扩权强镇进行了探索。这是一个先行先试、创新机制解决发展问题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新一轮小城镇战略的启动,乡镇——这个孕育绍兴民间工业经济主体的母体,正在爆发出新的力量。而作为全国强镇扩权的先发区域,绍兴一些乡镇颇具实验气息的改革之举,或将成为下一轮乡镇治理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