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篇
法律   221篇
中国共产党   233篇
中国政治   475篇
政治理论   146篇
综合类   2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问责目标的整体性、问责过程的有序性以及问责标准的统一性是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的根本特性。基于目标管理过程分析框架,以整体性绩效责任目标的实现为中心,构建了包括绩效责任目标确定、目标执行、目标评估、目标反馈和目标改进五个环节的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基本框架。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应用检验,证实了该基本框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实践中也有助于增强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担负国防工程建设的部队,任务艰巨,所处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跨区域移防非常频繁,部队高度分散和满负荷运转,给团队的正规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坚持把从严治军的要求贯穿于国防施工的全过程,落实在部队建设的全方位,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应国防施工正规化建设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沈福 《支部生活》2006,(8):37-37
“十一五”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区域和贫困对象,因地制宜地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分类制定扶贫开发工作标准,以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巩固低收入人口的温饱为目标,紧紧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人口,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一体两翼”战略;突出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事业建设重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实现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村寨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素质同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步加大,为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国减灾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培军 《中国减灾》1993,3(3):49-53
本人作为“中国科协美国减灾考察团”成员于1992年10月24日—11月16日对美国减灾进行了短期考察,且重点考察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紧急事务管理、美国减灾研究。现结合回国后阅读有关资料,把考察收获扼要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立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灿发 《现代法学》2005,27(5):130-140
我国已经进行了许多水环境管理的立法,这些立法在我国的水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水环境管理立法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缺乏完整的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实际管理的需要和对法律的执行缺乏公众监督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目前的一些立法原则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制定全面系统的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的政策;健全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制度;理顺跨行政区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建立一个真正的良治社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有的分片分块、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并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构建一种新的地方行政立法模式。在行政立法方面,我国上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下有地方规章,而中间的空隙似乎太大。对于经济区域内的共同事项,中央行政立法缺乏针对性,而地方规章的范围又过于局限。有必要在此中间层次上增加一个跨区划的区域行政立法形式。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经授权由相关区划政府的有关人员在协商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一个行政立法机构共同制定适用于该区域内各区划的区域性行政立法,这也是新时期条件下发挥地方行政立法积极性、主动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任何认识现象都存在由“自我”、“我思”和“我思对象”所构成的三元结构。在这元结构的内在关联中提出和讨论的基本问题,构成了认识论的问题域。哲学史上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提法和不同的解答,但迄今为止也并没有一个使认识论没有必要再“论”下去的最终答案。只要人类认识现象还在,认识的元结构就必然存在,在此基础上所生发的问题域也就会存在下去,哲学认识论就不会被消解,但问题会常提常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南京实施“跨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对如何推进“跨江发展”战略,构建和谐南京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统筹区域发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现实思路.在这一思路下形成的西部开发、中部"隆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新的联动关系,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浅谈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但发展缓慢 ,探索发展镇域经济的对策 ,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意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