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季轩  胡丹 《党建文汇》2006,(4):39-39
去年8月5日,江苏省徐州市王先生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款手机,准备购买时,他才发现自己银行卡中的钱已不足500元。“明明有5000元的啊,银行卡中的钱咋少了这么多?”王先生马上向警方报了案。经过徐州、苏州两地警方联手侦查,犯罪嫌疑人杨某很快浮出水面,杨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相似文献   
2.
王姗 《法制与社会》2013,(28):14-14,20
有论者认为,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责任也应遵从传统隐私权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为一般原则,以其他归责原则为特殊情形的例外适用。另有学者认为,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责任认定不能僵化固守以过错责任为主的传统侵权责任原则,而应当实行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作为民法中对侵权行为人追究责任的标准和依据,实质上是在设置一种损失承担和责任分配的机制。从损失、责任分配的角度出发分析应采取怎样的归责原则,应当沿着不同思考路径,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44):11-11
@李稻葵:从历史角度观察,成功的大选要不凝聚了新的社会共识,如里根;要不产生务实解难的新领导,如尼克松。这一次显然不是第一类,看不出奥巴马的新"主义",选票如此接近,谈不上共识。奥巴马与罗姆尼相比,不是一个解难题者。我更加担心美国经济。新动荡难免。老曹:美国选民正好分裂成两半,不管谁当总统日子都不好过。先看奥巴马如何...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08,(1):50-51
《代表法》明确要求,人大代表要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然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一个人大代表要代表数百、数千乃至数万名选民,代表要想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显然难度很大。可否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包括公开人大代表个人信息资料等等,多方式、多层面地听取群众意愿和呼声,弥补视察、调查、接触群众面窄的不足,这是当前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流动、传播日趋转向数据信息的分享,隐私的外在表现和主要载体也发生重大变革。当下个人数据经济时代,隐私越来越集中于个人资料数据之中,隐私权也随之出现相应的延伸和发展。个人资料隐私权日益成为现代隐私权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面临着诸多变革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韩钢 《同舟共进》2013,(5):48-55
关于粉碎“四人帮”的历史事件,学界有不少著述和文章:由于缺乏档案文献,研究者主要依据回忆和口述资料来梳理和讨论。亲历者和当事人的记忆多有龃龉和出入,研究者关于一些史实特别是细节的叙述也不尽一致;至于种种未经证实的说法,在坊间更有不少流传。抓捕“四人帮”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高层权力更替,政治风险极大。笔者猜测,出于谨慎和保密,除了笔记、日记、字条之类的个人资料,很可能当年就没有多少文献。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相关研究还要基本依靠回忆和口述的进一步披露来深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来稿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个人不接收稿件;三个月内(时效性强的文章一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因本刊人力、经费有限,恕不退稿。二、来稿均需两个版本,一个是打印稿,请用A4纸打印。因匿名审稿需要,打印稿中不要出现作者个人资料,作者个人资料及稿件标题请另页说明。一个是电子文本,请用E-mail方式发送,二者缺一不可。本刊电子邮箱是:odnybj@jnu.edu.cn;odnybj@sina.com  相似文献   
8.
9.
新都 《人民政坛》2012,(3):37-37
德国:立法较为完备 德国的信息保护法律较为完备。1970年德国黑森州颁布的《个人资料保护法》是最早的国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1977年生效的《防止个人资料处理滥用法》,旨在消除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对“个人德私”所造成的侵害,以法律的手段来保护个人隐私。1977年和1981年,适用于德国联邦政府层面的《联邦数据保护法》和所有州政府层面的《州数据保护法》先后出台。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will consid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European data privacy and transfer regime?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the regime is facing and what are the modifications being considered to address them? What role can the Sedona Conference play in reconciling personal data regulations and cross border discovery? We will explore the following critical issues: 1. The position taken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EC) in its proposed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2012) that the current regime, as embodied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 95/46/EC, has not fully achieved the harmonization of its member state's legal systems that was originally envisioned; 2. How the regime can adapt to the challenges and be driven by dynamic legal,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by examining key provisions of the EC's proposed regul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Sedona Conference's International Principles and offer recommendations on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