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324篇
中国共产党   848篇
中国政治   1424篇
政治理论   265篇
综合类   65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时代的春节,是在团场基层农业连队度过的。小时候,物质匮乏,父母收入微薄,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家人平时吃的多为玉米面、白菜、萝卜、土豆;穿的多为粗布衣服。只有到了春节,全家人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几顿肉菜,我和弟弟们才能穿上布料稍好的新衣服。所以,在那个生活艰苦的童年时代,我最热切期盼的就是过春节。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19,(3):5-16
损害赔偿责任,依其是否以加害人有过错(过失)为要件,主要可区分为有过错之加害行为及无过错之加害行为。因其间在事实特征上存在有过错及无过错之区别,其规范需要因此可能不同,而在规范规划上必须区分为二个类型:将有过错之加害行为规定为侵权责任;将无过错之加害行为规定为危险责任。分别按其类型特征规划其赔偿责任之成立要件及理赔的方法。德国立法例采侵权责任与危险责任在不同法典并立的立法模式,而中国立法例采合并立法之模式,将侵权责任与危险责任一体规定于《侵权责任法》一部法典中。《侵权责任法》第6条及第7条虽分就有过错之加害行为及无过错之加害行为加以规定,但未因此分别称为侵权责任及危险责任,而通称为侵权责任。并就无过错之加害行为,基本上亦规定其加害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其规定之有过错之加害行为及无过错之加害行为的责任要件虽然不同,但并无特别凸显其应有不同之法律效力的规定。特别是对无过错之加害行为的责任,并未一般地附以责任限额及强制责任保险之配套要求。该种不同,将来在其适用之实务上的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影响,今后在比较法上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公安校园物质文化在公安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并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激励功能。其激励方式表现出直接性,激励内容表现出真切性,激励效果表现出持续性,激励范围表现出变动性。为保证公安校园物质文化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应当夯实公安校园物质文化设计队伍,提升公安校园物质文化创作品质,规划公安校园物质文化科学布局,健全公安校园物质文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6.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种精神符号,“两弹一星”精神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特别是对当代青年精神风貌具有积极影响。当代青年精神面貌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深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往往沉迷物质消费,缺少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精神“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外界因素就容易影响内在精神。面对当前青年的精神状态,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因而,深入挖掘“两弹一星”精神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改善当代青年精神风貌,为当代青年“精神补钙”实乃迫切之举。  相似文献   
7.
时下,生活品质日益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成为一个核心概念。这一现象是世界性的,源自全球生产能力急剧扩张,物质生活的需求在升级,人们相互传播和感染生活品位、生活情调、生活趣味等时尚。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云遮雾罩,不着边际的品评,学者的职业要求则不然,要把生活品质的内涵说清楚,要探讨出生活品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给大众指点迷津,如何在有生之年能够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生活品质的概念和研究方向博大精深,是多种学科攻关的前沿课题,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人类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都大有用武之…  相似文献   
8.
死于毒害     
据说一个人的生死由不得自己决定,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自然的神力总是比人力要大许多,尽管这是人类的事,但决定权似乎没有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上。和亿万年前恐龙的灭绝一样,那些主宰着物质世界的巨大动物,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对手,依然灭亡了。究竟有没有一场天地大裂变?谁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吴建 《党建文汇》2002,(14):16-16
自5月中旬起,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紧张对峙,两国不断向各自的控制区内调兵遣将,埋雷布阵。近一个月来,克什米尔几乎每天都有炮击和枪战.冲突随时都有发展成战争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过失犯罪都是实害犯,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器械的广泛应用,过失犯罪危险化已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论证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主观过错,更在于其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另外,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只应存在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在设置刑罚时应遵循谦抑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