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29篇
中国共产党   217篇
中国政治   345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问:“一老一小”是社会普遍关心关爱的两个群体,也是最容易因食品安全受到侵害的群体。请问《解释》对“一老一小”的特殊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原因更容易受到不安全食品的侵害。让“一老一小”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也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司法实践中“一老一小”食品安全保护的薄弱环节,《解释》从多方面对保护“一老一小”的食品安全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严泉 《人大研究》2006,(8):39-42
弹劾是有关免除不称职者公职的法律程序,弹劾权是议会牵制、监督内阁(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种权力,最早产生于英国。从性质上讲“,弹劾过程既具有遵守一切常规司法程序细节的审判性质,又具有党派政治的性质。”[1]一、弹劾制度运作的程序设定弹劾制度一旦运作起来,其核心问题是弹劾程序规则如何设定。目前,在弹劾案提起、表决等基本规则方面,各国均有比较成熟的规定。一般而言,弹劾案多由议会的下院(众议院)提出,也有的国家是由“两院”共同提出。在美国,弹劾提出的程序是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调查开始,到众议院将弹劾决议案(包括弹劾指控)提…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犯罪控制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最重要的犯罪控制措施,有效地进行犯罪控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犯罪控制存在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犯罪控制力不强,犯罪高发态势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诱发犯罪的因素较为普遍存在;矛盾转化工作力度不够。进一步强化犯罪控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高度重视犯罪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加大公安、司法机关的改革力度;切实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尽快扭转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的局面;进一步打造一支高科技、高素质的刑侦队伍,提高侦查破案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刘吉涛 《人大研究》2003,(10):42-42
【案例】《中国青年报》2 0 0 3年 6月 6日报道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新闻 :“科学家”徐建平因杀妻、抛尸灭迹被一审判处死刑。更出人意料的是 :有近 2 0 0人上书法院 ,为他求情 ,其中多数为知识阶层人士 ,理由是他为中国纺织行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在吁请枪下留人的人员中 ,还有绍兴当地的人大代表。【评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是古代社会的正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最核心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是触犯法律 ,一律要受到平等追究 ,决不允许出现特例。一个人的价值再大 ,对社会的贡献再多 ,也无法同整个国家的法治建…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在实施个案监督时,不仅把司法机关办理的具体案件列入其中,还把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案件列入其中。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加强人大个案监督工作,实际上是混淆了“人大个案监督”与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正常工作监督的界限,失去了“人大个案监督”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司法鉴定的权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适应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进行诉讼的需要,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这一立法目的看,目前司法鉴定机构存在着不适应公民、组织进行诉讼的需要以及不利于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状况。这种不适应,可以归结为一点:司法鉴定丧失了他本来应当具有的权威性。颁布决定的法律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为了解决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司法鉴定的权威,使司法鉴定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7.
监狱,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司法的重要环节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力量,依法履行惩罚与改造罪犯的职能。因此,我省监狱系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从刑罚执行的高度,从维护监管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大局的高度.积极推进我省监狱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一、罪刑法定原则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百年以来罪刑法定原则的中西方命运,其实有着相似之处:在刑法典的文本之中,罪刑法定原则百年以来言之凿凿,排列在各国刑法典的首要位置;但是,近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战乱、冷战,以及各国的内部政治动荡,使得罪刑法定原则的现实化贯彻时日极短。  相似文献   
9.
重建新时期社会道德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传统的道德信仰正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在新的道德信仰逐渐形成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混乱局面。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高级领导干部也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不可告人的伤天害理之事,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精神自律和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我们坚信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状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成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奋斗的目标。但是,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客观构成要件是认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关键。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在被司法机关调查其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巨额财产的来源时,有义务向司法机关说明财产的真实来源而拒不履行这一说明义务,从而造成司法机关无法查明巨额财产的真实来源的行为;本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其作为义务来源于法律上规定的作为义务和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两个方面;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的不作为造成司法机关没有能够查明巨额财产真实来源的危害结果是本罪成立的必要条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据此,建议在保持本罪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修改,使本罪的设置和适用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