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338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260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63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2.
梁云宝 《法学评论》2020,(1):174-184
业务过失的刑法惩处重于普通过失是传统过失犯领域中的铁则,但业务范围的持续扩张使得业务过失与普通过失的边界不清,这造成了这一铁则在司法适用上的异议。更为关键的是,这一铁则的正当性在遭受批判后,为之辩解和反驳的观点始终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业务过失(犯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类型,但我国刑法未遵守这一铁则,立法者根据现代业务过失(犯罪)的特点作出了契合我国实际的规定,这使得它的法定刑轻重有度。因此,以这一铁则为标尺来评判我国刑法中的业务过失(犯罪)规定并不妥当。并且,业务过失的惩处重于普通过失不是我国业务过失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描述、追问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立庆 《法学杂志》2006,27(1):32-34
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可以分为典型的法定目的犯、非典型的法定目的犯和非法定目的犯,本文主要研究典型的法定目的犯问题.对于我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笔者进行了全样本的深层次追问,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于我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之立法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谓之“病犯”,是指在看守所羁押的、患有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笔者从事看守所医师岗位七年多,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病犯,其中不少是假病犯,如不加以识别,就会给伪病者有可乘之机。现本人就如何识别真伪病犯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以飨同行和公安监管工作者,起抛砖引玉之用。一、伪病的几种类型及“病因”(一)畏罪型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犯罪嫌疑人确有重大罪行,且自知罪重,可能被判处重刑甚至极刑,自感前途渺茫,为逃避打击,寻求生路,而装病出逃。2002年9月,我所收押的犯罪嫌疑人聂某,刚入监时给他作了健康检查。关押一周后,聂…  相似文献   
6.
组织犯是位于实行犯的背后,实施组织、领导、策划和指挥行为的幕后者,其对实行犯实现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具有“支配或控制”作用,因而具有正犯之性质;也正是这种“支配或控制”性要素的存在构成了组织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正当性根据。鉴于我国立法和对组织犯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及范围不明确,司法实践状况比较混乱,应以“支配或控制”要素的有无和“支配或控制”力的大小为根据,确定组织犯刑事责任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7.
转化犯为我国刑法所独创的犯罪类型,具有立法实践在先、理论研究在后的特点。转化犯与准犯、结合犯、牵连犯的内涵均不相同,不应将其与此三个概念混同起来。转化犯的成立条件包括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个方面,应当以转化后之罪的既未遂标准来判断转化犯的既未遂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犯罪概念含有定量因素的特点,数额犯和情节犯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由于知识产权犯罪均属于数额犯或者情节犯,故知识产权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被吸收转化的主要途径是两条:一是领导者直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它需要领导者具有对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远见卓识的智慧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二是广大干警对公安社会科学认真学习、不断研究和积极参与,对公安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对公安社会科学的热情。目前的现状是这两条途径都没有很好地运作。文章分析了公安社科研究成果吸收转化不良的原因:一是思想上普遍不够重视;二是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自身的缺陷;三是缺乏专门负责成果吸收转化的机构体系。文章提出了大兴科研之风,建立和完善阶梯式吸收转化机制等四条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一国两制多法”的格局下,内地与香港之间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目标、监管方法、组织押犯劳动和学习、减刑与假释制度、释后就业等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内地的监管机构设置科学应予以肯定,香港的减刑、假释制度的合理因素有借鉴的价值,如果实行“严判宽执行”的刑事政策将更切合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