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的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新 《法律科学》2007,25(6):121-128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标志制度作为贸易与环境的连结点之一,是否应纳入WTO规则体系呢?国际社会对此问题争论激烈,多数国家主张将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然而,将环境标志制度内化于WTO规则体系弊端突出,外化于WTO规则体系优势明显.环境标志制度可独立于WTO规则体系,并能与之达到和谐--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利益平衡.我国应迎合WTO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丽华 《法制与社会》2012,(36):184-185
环境标志是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基于环境标志的证明作用,能使消费者辨认出哪些是具有环境友好性的产品,从而便于消费者对这些产品进行选择和使用.这个过程能使企业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形成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形成.当然,这种循环的起点是消费者的自愿消费行为,而基于消费者的通常消费特点,在没有外来推动的情况下,这种自愿消费行为很难形成,这就需要政府来承担源头动力的作用.政府应该对消费者进行引导、教育,对企业进行引导、刺激,并且自身也要进行一定的示范.  相似文献   
3.
消息     
中国环境标志已形成完整的标准认证体系;南方多省遭受暴雨洪灾;2008中欧信息通讯高科技峰会在京举办;西方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举行  相似文献   
4.
环境法规与国际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约束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国际环境公约;二、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三、环境标志制度;四、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五、进口国的有关环境与贸易法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5.
梁莉芬 《人民论坛》2010,(8):164-165
环境标志是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结合点。环境标志制度,不但有利于经济发展,还能有效保护环境。但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宜制定同样的环境标准,否则会损害社会公平性。发展中国家必须努力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贸易中 ,利用环境标志设置绿色壁垒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环境标志制度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环境标志通过利用公众对环保产品的选择 ,逆向引导企业参与环保 ,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我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 ,但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环境标志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王丽 《世纪桥》2007,(2):73-74
为了探讨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首先给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要素,并具体分析了居住环境的整体设计,住宅建筑的景观设计,居住环境道路的景观设计和居住环境设施的景现设计,以及居住标志、小品的景观设计,并在为目前的小区建设的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谈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冶  刘振亚 《律师世界》2002,(11):18-20
当今世界,随着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密,环境问题在贸易体系内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近年来,由环境引发的各类贸易纠纷层出不穷,某些国家在实施其与环境有关的贸易和相关法规过程中借环境保护之名,大行贸易保护之实。由此,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的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绿色壁垒”流行开来,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应特别引起重视的是,短短数年来,我国已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之一,绿色壁垒已对我国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面对严峻的现实和我国入世后的…  相似文献   
9.
解振华:1949年11月出生,汉族,天津市人。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3年获武汉大学环境法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曾获2003年度联合国川环境奖。1993年5月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同年6月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之后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94年1月任全国爱卫会副主任,同年5月任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主委及第三届核环境审评专家委员会主任。1997年9月当选为中纪委委员。1998年4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法学论坛》2005,20(4):105-111
在世界贸易中,环境标志的实施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也有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利用环境标志设置绿色壁垒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环境标志制度问题,特别是WTO关于环境标志议题达成的共识对协调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为中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方面的基础作用,并系统分析了WTO环境标志议题对中国的影响和面临的新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WTO现行规制以完善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标志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互认的法律措施以及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