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用来比喻只管自己不管别人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行为的一句老话,用于贬义。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也常常受到人们的鄙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许多应该由个人出力的事情推给了社会。一些人甚至以此为借口.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这个角度讲,“各扫门前雪”的做法就能显示出它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了。如北方冬天常下雪,谁来清扫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积雪?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杂志2003年第7期刊登了《谁在分"肥"》一文,内容涉及广州市华侨房屋开发公司企业经营和改革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被后者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判令原告败诉。此案所涉及的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背后的复杂法律关系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它对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意义重大。我们特节选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判决书,并约请有关方面学者对此案所涉相关问题发表观点。  相似文献   
3.
据《河南商报》报道:2006年12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郑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明确规定,“新闻单位应当依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这项规定,在地方性法规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差别交往理论与青少年犯罪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别交往理论是美国20世纪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观点发展中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传统的从生物和心理异常方面探讨犯罪行为原因的研究定式格局,将视线切换到“正常的人”是如何学习进行犯罪行为的问题上,牢固确立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观点。这一理论表明,既然犯罪是后天习得的,那么预防犯罪就成为可能,加强与非犯罪行为模式的联系,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将这一理论运用于矫正领域,我们有必要树立“社区为本”的矫正理念。  相似文献   
5.
一、抗战相持阶段南方局团结争取国民党上层的积极意义国民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也是我们的统战对象。国民党不是铁板一块,在它的内部成分复杂、派系林立,各种不同的成分和派别在其党内的地位和政治态度都不同,思想倾向较为复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在抗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传播正能量”,就要做好舆论引导T作,把经过实践检验、符合事实、能够产生正面社会效应、具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思想观点传播出去,从而催化正确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陈心尘 《廉政瞭望》2012,(12):45-45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大量非理性批评,比如地域间的攻讦谩骂,对某些当事人的跟风指责,甚至是幸灾乐祸。这样的情绪宣泄,很难说有什么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文彬 《台声》2011,(11):38-39
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纪念日,今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这位革命先行者,回顾两岸的历史沧桑,令人不禁有诗圣杜甫的“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无限感触。放眼海峡风云际会,和平繁荣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9.
时下,一股低碳热潮正席卷神州大地,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等各种与低碳相关的名词扑面而来。不可否认,低碳热的兴起,有其积极意义。它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也是对我国当前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积极回应。但是,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12,(11):47
10月20日,2012海峡两岸(嘉祥)曾子思想研讨会暨孝文化论坛在山东嘉祥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中华国孝文化研究方面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齐聚祥城,对曾子"孝"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曾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传承者,上承先哲孔子,下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