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109篇
世界政治   2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7篇
法律   3757篇
中国共产党   2002篇
中国政治   3534篇
政治理论   1182篇
综合类   240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956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139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084篇
  2008年   1130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殡葬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环。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推动实现“逝有所安”这一新时代美好生活应有之义。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蕴涵着辩证审视生死、感悟生命意义的生命伦理向度、保护自然环境、推行生态安葬的环境伦理向度、倡导文明祭扫、建设乡风文明的文化伦理向度。基于伦理向度对此予以综合考量,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实践路径,为加强殡葬文化建设提供伦理向度的价值指引、实施手段与价值准绳,另一方面能够加深思想认识,使我们面向实际场景不断丰富殡葬伦理思想,着力构建新时代殡葬伦理文化建设新图景。殡葬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缩影,以建设发展此项工作为契机,也能有效促进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更好地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公共行政评论》2020,(2):I0004-I0007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中国行政学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行政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理论综述、书评、评论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试点以来,控审冲突、司法供给不足、量刑建议的规范化与精准化要求等层出叠现,亟待检察机关采取应对措施。检察机关将智能量刑机制引入认罪认罚量刑领域,逐步实现从传统公诉机关向智慧公诉机关转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技术量刑路径。但司法实践显示,智能算法本身的技术性难题、可靠性难题、不周延性难题极大地阻碍了智能量刑机制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智能量刑机制在认罪认罚量刑领域的司法适用难题,可以采用理论预测与实证预测双轨并行互相检验的运行模式,保证量刑建议预测的精准性、规范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算法的理论设计,完善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家事纠纷具有较强的伦理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仅要依照法律规定,还要考虑到家庭伦理道德,将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作为审判目的。人民法院要以伦理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以伦理判断赡养义务的有无,做到法理和伦理的统一、事理和情理的统一,维护家庭伦理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20,(1):24-31
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都体现着"地方性知识",都是对特定区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调整和规范。民间规范拥有与地方立法互动融合的有利条件,其可以促进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的提升。在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的互动实践中,存在着民间规范转化为地方立法、民间规范被地方立法所抑制和民间规范被地方立法双重规制的情况。在地方立法中,为了保证地方立法吸纳民间规范的科学性,有必要加强民间规范融合地方立法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地方特色性的立法评估,以实现地方立法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磊 《中国司法》2020,(3):42-43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期间行政执法工作任务艰巨、成绩突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对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疫情防控期间的行政执法与常态下的行政执法相比有一些不同特点,充分认识这些特点对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社交媒体,由于其连接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灾难信息的全球化。然而,同类的众多重大事件信息的送达,并不一定会在某个具体的个体或者群体中获得同样的响应,甚至可能完全不会得到响应。这意味着虽然信息的“普遍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但早期深入人心的普遍主义伦理及其后续的各种变体却对此无能为力。从实存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关爱和情感的实践可能已经部分成为一种学界共识,从这种角度出发,可以得到对当下社交媒体时代一种剥去规范性道德优越感之后、更为实践导向的“道德”构建的考量。这种状况对于人类学的伦理研究来说,可能更多意味着一种机遇,而不是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世涛 《当代法学》2021,35(4):83-92
不同于基本权利,基本义务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和话语体系.纳税基本义务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公民纳税法律义务的宪法设定,同时作为宪法委托,构成立法者制定税收法的宪法依据.纳税基本义务并非自然义务或道德义务,而是宪法确立的法律义务.宪法上纳税基本义务具有不同于法律上纳税义务的本质特征和规范效力,其构成判断法律上纳税义务合宪性的标准.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受法律保护的宪法规定,为纳税基本义务确立了正当性的宪法基础.纳税义务的正当性基础并非基于国家对暴力的合法垄断进行的强制而在于纳税人的同意,表现为由纳税人参与的民主机制,由税收立法的议会保留形成的征税者与纳税者之间的契约.如果没有宪法依据,法律甚至行政命令可以直接规定公民的纳税义务,征税权就会演变为缺乏制约的专断权力.因此,纳税义务法定的基础是纳税义务的宪定,税收法律保留的前提是税收宪法保留.  相似文献   
10.
家风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和重要着力点。领导干部家风事关党的作风,也深刻影响着政风和民风。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的战略安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家风促作风、以家风涵养官德、培养领导干部道德自律精神、发挥领导干部榜样示范效应、完善党的监督体系的政治自觉和伦理认同,具有鲜明的政治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