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左海聪 《现代法学》2005,27(5):174-181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简称《通则》)依其设计具有六种功能。实证分析表明,《通则》作为国际商事合同准据法的功能和作为解释工具的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通则》已经是现实中的实在法,是一种优良的法律资源。从《通则》的功能看其性质,可以将《通则》定性为特殊的合同法国际重述,即:《通则》是可以作为国际商事合同适用法的、部分内容可以视为国际商事惯例之成文编纂的、法典化的国际商事合同法重述。《通则》的出现使国际商法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国法院、仲裁庭和企业可以考虑改变对通则的态度,从漠视转为积极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世界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重述法"进行专题研究,对"重述法"进行了解读,对其与"贝尔-兰卡斯特制"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对其进行了评析,最后论述了其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庭审提问策略的语用功能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娟 《政法学刊》2008,25(5):72-75
庭审提问可以看作是提问者为实现特定交际目的和顺应不断变化的交际环境而进行言语选择的动态过程。在庭审提问过程中,提问者根据不断变化的语境选用不同的策略(如重复、重述、并置、话题控制等),可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推动合作或推翻虚假供词。  相似文献   
4.
产品责任法是伴随着对消费者的保护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对责任人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以其鲜明的保护消费者的态度,为各国立法所接受。近阶段,针对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严格责任原则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
郭太平 《中国司法》2010,(12):100-102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作为一项诉讼制度在许多国家已经是司法实践中的惯常现象,但在我国的刑事司法活动中侦查人员极少出庭作证。在我国,这一问题不仅在证据理论上而且在诉讼制度上均存在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尽管《刑事诉讼法》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没有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制度的运行,但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性质的没有作出具有说服力的回应,却是这些依赖其性质的界定才有可能得以解决的诸多问题增加的基础性根源。  相似文献   
6.
超越成文法经验享受判例法盛宴潘维大教授作序杨立新教授、陈聪富教授和陈现杰法官联袂推荐超越成文法经验享受判例法盛宴内容简介《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是美国各大法学院使用最为广泛的侵权法教材之一The Torts Process(7th edition)的中文全译本。本书原著实现了实体与程序、判例与学说、立法与重述、实例与文书、政策与伦理十大要素的完美结合,引证了几乎所有的重要美国侵权法案例,对《侵权法重述·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第三次》己经正式出版和正在起草的部分都有详细介绍说明。  相似文献   
7.
<正> 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依据什么原则,适用哪国的法律,是任何国家在国际交往中都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也是冲突法学者们探讨的主要课题。最近三十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的一些冲突法学者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不仅已经影响了美国法学会主编的《冲突法每二次重述》(以下简称《每二次重述》)和美国法院的司法判决,而且正在对外国,特别是欧洲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发生着影响。今天,我国正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美国联邦证券法律体系中的涉外证券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为对象,从管辖权的“法律基础”与“合理依据”两方面着手,重点论述了联邦证券法下的级别管辖、一般管辖问题。同时,对美国1971年《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的相关规定及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文章认为,对涉外证券立法严重滞后于相关实践的我国而言,美国在涉外证券管辖权方面的立法与实践,对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重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卫平 《现代法学》2001,23(6):89-95
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长期以来 ,学界对处分原则一直存在着误识。这些误识源于原苏联的民事诉讼国家干预理论和传统的审判理念。对处分原则的误识导致了我们在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处分权行使限制的扩大化。从民事诉讼的特性和民事纠纷的性质来看 ,这些限制都是不妥当的。本文认为 ,应当重新认识处分原则 ,真正理解和贯彻处分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建构和运行符合民事诉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吴文杰 《人民论坛》2010,(12):174-175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近作《珀涅罗珀记》是对文学经典《奥德赛》的重述。其对古希腊戏剧结构的模仿与改动是其叙事结构最鲜明的特点,这具体体现在标题、主角、剧种、唱词、语言等五个方面。这种模仿具有明显的戏仿风格,有力地彰显了作品的女性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