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户之争,还是汉宋兼采?--析方东树《汉学商兑》之立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小明 《思想战线》2001,27(1):139-140
嘉道之际发生的方东树和江藩围绕汉学与宋学问题的争论,历来被研究者视为"门户"之争,其实并不准确.江所著<汉学师承记>有很深的门户之见,而方所著<汉学商兑>虽然对汉学家大加挞伐,但其总的立意却在于为宋儒辩护的同时,主张汉宋兼采.  相似文献   
2.
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内出现的巡捕房已经有着统一的指挥监督系统、经过一定训练的专职人员、内容详尽的法规章程,近代警察制度在我国已经出现,影响了中国早期改良思想家的警政理论。改良思想家分析了在中国建立警察制度的原因,探讨了途径和方法及其职责,阐明了在中国建立警察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为清政府办理警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  相似文献   
3.
<奔跑的火光>是女作家方方在"仰韶杯"作品评比中获奖的中篇小说,它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行为轻率而走向犯罪道路的农村青年妇女英芝的形象.从这一形象的最终毁灭可以看出,人生选择和人生遭际对悲剧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初苏共领导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世纪末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解读苏共惨败的答案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即苏联共产党自己搞垮了自己。党的权力中心应是党的代表大会,党风问题有关党的生死存亡,要准确理解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5.
自土地革命以来,以毛泽东、方志敏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通过中央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他们的探索得到总结、提炼。但受六届四中全会后“国际路线”全面贯彻的影响,不仅打破了中央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也冲击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进程。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方志敏等共产党人在对“国际路线”给予不同程度抵制的同时,也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坚持与反思。他们的努力特别是之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逐渐确立了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毛泽东、方志敏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思想相通、命运相同、不谋而合、心神交往的曲折历程,解读毛泽东的方志敏情结,旨在探索一对伟人在相同或不同的地方、环境,坚持从符合中国国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作出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邱玉梅  王喆 《时代法学》2012,10(5):32-38
方孝孺的"民本法治"思想是黄宗羲等晚近思想家提出民主法治理念的基础,他结合儒家"仁政"理论,主张"君职"、"立法利民",这在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当代民主法治建设重要的传统法律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对方流芳教授4篇重要的关于法学家教育的文章进行两方面分析:其一,从法学教育本身的观点入手得出这么一个观点,即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分离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整体失败;其二,从研究法学教育的方法入手也得出一个结论,即从法学教育外部,也即在中国语境下从法律职业视角思考法学教育,才能更深刻地反思中国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端方与清末的满汉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满汉矛盾日益激化 ,排满成为革命派进行舆论动员的口号。端方作为具有革新思想的清廷大吏 ,充分认识到满汉矛盾的巨大危害 ,对消除满汉畛域提出了系统的建议 ,为加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2013,38(3):250-274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household-chemical industry, which produced and sold soap, toothpowder, and toothpaste, and other personal hygiene items, and discusses how the ideas of health and hygiene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ity’s commercial cultur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rough various commercial strategies, Shanghai’s businessmen promoted their commodities and hygiene practices simultaneously. They also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mass movements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ist state, since such movements provided a marketing opportunity for them.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precisely because they were doing business, Shanghai’s small entrepreneurs successfully connected personal hygien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act of buy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