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让的智慧     
浅水 《政府法制》2014,(14):26-26
汉代公孙弘是汉武帝时的丞相。他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  相似文献   
2.
退让的智慧     
杜学峰 《党政论坛》2012,(14):18-18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有一天,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他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沽名钓誉,  相似文献   
3.
李海燕 《求索》2012,(2):188-190,184
王绩少年时代所倾慕的陶渊明和公孙弘成为促成他仕隐情结的关键因素。陶渊明代表的是王绩的自然天性,公孙弘则是他的世俗理想。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显示了其自然天性与世俗理想的冲突。王绩最终成了陶渊明式的隐士,因而公孙弘式的抱负就成了他永远的隐忧。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以前的董仲舒研究中认为。他没有参加元光元年的五经博士对策,《天人三策》是班固的伪作,有人对此提出了批评。笔者最新研究认为:元光元年对策的第一名是公孙弘,他的考卷与该年的考试大纲基本相同,也与他的当官履历相符,传统至今把公孙弘的考试时间说成是元光五年,不妥。董仲舒的考卷与该年的考试大纲无一相符;所有对策在时间上都迟于元光元年。尤其严安的上书和他自己的《限民名田疏》等都证明三策不是同一时间的作品;策问从内容或内容与对策的比对上看,三个策问:不都是考卷,不都是儒学考卷,也不是同一时间的考卷,更不是元光元年的考卷。因此,再次证明:董仲舒没有参加元光元年的儒学考试,《天人三策》确是伪作,由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与此相关的说法,都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5.
高士励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10,(9):54-54
西汉的大臣公孙弘.早年家境贫寒.读书十分刻苦,因为有才学,被举为贤良。但是毕竟家里贫穷,不能发迹,他感觉到十分无望。这时乡里有个高士名叫邹长倩.知道公孙弘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便时时在生活上帮助他.使公孙弘十分感动。邹长倩还赠给公孙弘三样东西:一束喂牲口的草,一缕死人用的白丝.一个土制的装钱的罐子,并写了一封信给公孙弘。  相似文献   
6.
塔夫 《小康》2013,(4):80-81
读历史的最大乐趣在于,你总能在现实中找到历史的影子。美国因枪击案频发,掀起民间是否应该持枪的大讨论,奥巴马虽然对自有持枪深恶痛绝,却又在平衡各方关系中焦头烂额。  相似文献   
7.
西汉大臣汲黯曾经当面批评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这是武帝的品格,其实也是那个时代的官场品格。盖国家的政策与所尊崇的理论发生矛盾,说一套做一套成为官场风气在所难免。西汉政权之所以被篡夺,固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而对虚伪的容忍与欣赏,则在其中起着发酵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廉政格言     
公孙弘,西汉薛县(今山东微山)人。少时家贫,当过狱吏,放过猪。侍奉后母十分孝敬。46岁时才攻读诸子学说,60岁应征鸿学博士,奉命出使匈奴,无功被免职归田。汉武帝元光五年再度应征,皇上对其治国之策颇为赏识,拜为博士。当时朝廷正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巴蜀百姓苦于徭役,极力反对。武帝派他前去视察。他深入调查后,如实汇报西南民众困苦,土地贫瘠,于是罢修西南夷路。  相似文献   
9.
正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却很大,只因他是一个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在那个年代,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得从小吏干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是个异数。宣称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急切需要若干通经之人,他欣赏的公孙弘以及朱买臣,正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1,(12):56-57
公孙弘,萏川人也。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乃学《春秋》。武帝初即位,弘年六十,以贤良对策焉。武帝制日:“盖闻上古至治,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阴阳和,五谷登,六畜蕃,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殊草生,山不童,泽不涸;麟凤在郊薮,龟龙游于沼,河洛出图书;父不丧子,兄不哭弟;舟车所至,人迹所及,跛行喙息,咸得其宜。朕甚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