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73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179篇
工人农民   340篇
世界政治   5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0篇
法律   6982篇
中国共产党   4348篇
中国政治   9584篇
政治理论   2142篇
综合类   4153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2831篇
  2013年   2501篇
  2012年   2622篇
  2011年   2656篇
  2010年   2229篇
  2009年   2206篇
  2008年   2222篇
  2007年   1518篇
  2006年   1269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839篇
  2003年   742篇
  2002年   654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常开锁涉及开锁时间、震动、压力、开锁人的接近,以及开锁人的面部图像等多方面的信息,其中任意一个信息均可作为判断发案时间的参考。而如果能够收集到多个信息,则可以大大提高判断发案时间的准确率。因此,开发一种采用多传感器记录异常开锁多元信息的系统很有意义。该系统可以记录暴力开锁、插片开锁、猫眼开锁、锡纸开锁等异常开锁信息。系统由震动信息采集、红外信息采集、图像信息采集、压力信息采集、显示单元和单片机等六个部分构成。经验证该系统获得了准确度较高的输出显示。  相似文献   
2.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监督方式,是介入并破除乡村治理“内卷化”困境的一种纠偏和反馈机制。受制于自身的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乡村振兴审计工作中客观存在着审计内容难抓“牛鼻子”、审计对象难以“准定位”、审计方式难以“巧适合”、审计处理难以“深奏效”等方面的审计风险。除了一般性的审计风险,乡村振兴审计风险还具有错综复杂性、高度敏感性和明确时效性的特点。从乡村治理的实践角度看,应从合理确定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导向、进一步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创新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方法、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等方面对乡村振兴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基层信息     
城西区“五福”送暖,欢快过年红红的盛世太平年,红红的福字好运连。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中华巷社区为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团圆的春节氛围,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以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开展“‘五福’送暖,欢快过年”主题活动。送“惠民福”,动员辖区“五级联动”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将米、面、油、毛毯、棉衣和“春节红包”分别送到低保户、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特殊家庭等人群家中,确保过节生活物资有保障。  相似文献   
4.
【裁判要旨】受害人在营利性体育培训机构中受伤,由于营利性机构具有更高的安全注意义务,加之培训、排练等活动不同于正式比赛,风险可控,因此,不应允许培训机构以自甘风险为抗辩而免责。如果受害者自身存在过失,应适用过失相抵规则判定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2021年伊始,两岸关系就波云诡谲,甚至一度战云密布。一年来,各种风险挑战持续涌现,既有民进党当局蓄意破坏,也有疫情直接冲击,更有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恶意搅扰,可谓风高浪急、几经波折。面对复杂多变的台海情势,祖国大陆始终坚守初心,坚持战略定力,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就其来历而言,“国家所有”存在着三种类型。对中国而言,“国家所有”的依据可概括为: 国家所有即为全民所有,人民民主,公民拥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基于此,重新理解国家所有,明确在规 范与事实、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的绩效风险,发现并规避这些风险,对于公法和私法同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9.
10.
李芸  战炤磊 《群众》2020,(3):22-22
“六稳”是在“稳中有变”的形势下保持“稳中求进”的根本要求。“稳预期”在“六稳”中处于基础性和导向性的地位。做好“稳预期”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点:把握“稳预期”的动态内涵,强化质量导向型预期预期是指经济当事人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获得最大收益,借助过去和现在的一切信息,对所关注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变化做出的尽可能接近事实的预测或判断。“稳预期”是指引导广大民众对国民经济的中长期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形成相对平稳的乐观的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的预测和判断。通常增长速度和数量规模等指标的变化很容易被观察到,历史数据和预测信息也相对容易获取,人们对其的预期容易出现明显的波动,而质量效益指标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人们对其的预期也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