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507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268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65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需要在尸体检验时进行颈椎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情形进行讨论,研究利用MSCT对疑有颈椎损伤的尸体进行颈椎检查的方法,并对一例疑似颈椎损伤尸体的颈椎提取后进行MSCT检查。发现对疑似有颈椎骨折尸体提取颈椎进行MSCT检查,可以快速精确地显示颈椎的细微骨折及骨折的空间分布,从而推断致伤方式。解决了传统尸检中费时费力,容易漏诊和误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作为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标配”。目前,刑法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阶段,教学方式单一,教与学的效率都不尽人意。微课具有学习方便、知识点集中、短时长、可视化等特点,对于克服当下刑法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刑法微课实效的充分发挥源于对微课的正确认识、科学设计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条约在国内适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志晟  张亮 《现代法学》2003,25(4):175-178
本文认为凡涉及到私人权利义务等事项的条约,都将会产生国内适用的问题。转化和纳入各有优劣,应视条约的不同而相应采用。至于在国内法中解决条约与国内法的冲突,则完全取决于各国法律的具体规定,条约在国内法上并非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就中国而言,转化已经成为我国适用条约的主要方式,而在处理条约与国内法冲突时,所采取的是条约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道德评价能否在刑法适用中予以考虑,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一方面,道德评价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是普遍存在的实然现象;而另一方面,法治原则一般又要求道德评价不应介入司法领域,否则,依法司法的理念将受到冲击。从理论上来看,道德评价可以在刑法适用解释中予以考虑,与其让道德评价潜在地、非理性地影响刑法的解释与适用,不如理性地承认和接受道德评价因素,并对其规范、限制和合理运用。道德评价因素在刑法解释和适用中的考量既是法理的要求,也是刑法原则所许可的,那种绝对排斥道德评价的观点,看似符合法治原则,但实际上并不能成立。从社会学的视角判断,刑法适用中考量道德评价因素是社会和谐的需求,也是社会学解释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道德评价的考量与运用,应当在法律方法论的范围内,并在对其认真甄别、选择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生产经营的安全,惩治那些不重视对安全生产设施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投入、建设、管理和维护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六)》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进行了修改,但是修改后的条文在犯罪构成要件的表述上不明确,在司法上不能得到准确适用。因此,有必要对本罪构成要件中的危害行为、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股东派生诉讼的几个争议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东派生诉讼是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一种有效的事后救济方式。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股东派生诉讼的主体、股东派生诉讼的前提条件和原告股东诉讼后费用承担等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公司的运作情况和诉讼现状 ,对我国未来公司法就以上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安 《法律科学》2007,25(2):40-48
法律推理既具有逻辑特性又具有法学特性,所以法律推理的有效性也应当分别通过逻辑视角与法学精神进行论证.判例主义法律推理融类比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自我检验功能.归纳推理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归纳推理在逻辑上仅仅具有相对的有效性即具有"归纳问题",但在"归纳原理"的作用下至少能够保证推理结论的"概率真理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已有资料中对于以DNA为靶基因序列的原位 PCR介绍较多,而对于原位反转录PCR的介绍很少,但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有很多检测的靶基因是 RNA(病毒的或基因组的 RNA)的实际情况,就原位反转录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和步骤,如组织细胞的固定、引物和探针的选择、蛋白酶及DNA酶消化、假阳性及假阴性的产生等进行了概述,旨在通过探讨上述问题,对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9.
李广辉  李红 《河北法学》2005,23(5):20-24
信托源于遥远的古代,但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发展起来则是从11世纪的英国最先开始的。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制度的基础上,中国于2001年4月28日颁布了《信托法》。然而,不无遗憾的是,该法并没有对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这对于加入WTO之后中国国际信托关系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预见性,也给人民法院审理涉外信托纠纷案件留下了法律适用的难题。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国际信托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已成当务之急。首先回顾了中国信托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然后阐析了中国国际信托关系法律适用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国际信托关系法律适用的若干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0.
授权明确性原则渊源于对委任立法的监控 ,是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和法的安定性原则的要求。授权明确性原则要求立法授权必须具有可了解性、可预见性和可审查性 ,不具明确性的授权应无效。我国立法法已经确立授权明确性原则 ,但其调整范围过窄 ,贯彻情况差 ,建议把所有立法授权均纳入明确性原则调整范围 ,并借助于有本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和运作而使授权明确性原则得到实际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