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148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李文伟 《法学杂志》2007,28(1):136-138
北京市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和保护应根据现有的政策和法律,积极采取地方立法的形式将已经证明了实施有效的政策确定下来,并将建立资源信息、增加政府透明度、采用行政奖励和加强联合执法等措施和制度纳入立法中.  相似文献   
2.
思奇 《党课》2013,(6):110-115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河两岸为干旱沙漠,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这样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对外来入侵民族无疑形成了一种天然屏障。但这种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并没有限制埃及与近东和地中海世界以及非洲内地的交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陇西县林业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全力实施面山绿化、绿色长廊、新一轮退耕还林、林果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治理五大工程,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协调,形成生态建设成屏障、林果基地铺富路和生态文化建基地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刘晓颖 《创造》2015,(11):60-62
云南湿地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但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脆弱.随着人口增加,历史上不合理的湿地利用方式和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使一些湿地生态不堪重负,自然湿地面积萎缩、污染,"高原之肾"面临生态破碎化.  相似文献   
5.
三年持续关注,广泛汇智聚力,积极建言献策。重庆市开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汉丰湖库周绿化工程,认真组织开展代表行动,助推汉丰湖整体风貌和环湖森林生态景观廊道的改善。踏着柔和的春风,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人大代表们满怀欣喜地走在汉丰湖库周绿化林里谈笑风生,似乎每一枝新长出的嫩叶都成了代表议论的话题。4月18日,开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全体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了环汉丰湖植树造林工程建设情况,积极为环汉丰湖生态屏障建设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2012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2013年,四川经济如何全方位发展?本刊特邀专家分别就生态建设、产业转移、天府新区提出建议。一议"生态建设"王益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政府参事):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明确提出了"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这一总体目标。2012年,四川的生  相似文献   
7.
薛东晓 《前进》2013,(3):38-39
娄烦县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省城太原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长久以来,历届领导班子和12万娄烦人民坚定思路不折腾,乘势而上不懈怠,奋力攻坚不退缩,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多次荣获全国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优秀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作先进县、“一县一业”工作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美青海”将如何继续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如何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更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2,(5):30-31
去年的5月6日,国务院批复《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对云南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定位,偏居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挑起了探索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行区、产业基地、生态屏障、示范区的重担。  相似文献   
10.
王利文 《奋斗》2013,(6):20-2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兴安岭作为东北、华北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生态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文化是林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旗帜,只有建设以生态文化为引领、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生态文化鲜明、文化精品迭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事业惠民"的生态文化强区,增强全民生态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