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30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1篇
法律   393篇
中国共产党   1121篇
中国政治   1578篇
政治理论   560篇
综合类   6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认识包括现代性内生于现代生产、现代性外化于工业化、理性是现代性的主要标志等,而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在方法论意义上、时代性上、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当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一把钥匙。在此基础上,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坚持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导向,建立"五位一体"的现代性发展格局,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求是》2022,(2)
本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强调,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政治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觉醒期、引介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完善期五大历史阶段。40年来,我国教育政治学研究围绕基础理论、教育与国家、教育与民主、教育与公正、教育与权利、教育与权力和教育与国际关系等主题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当前我国教育政治学亦面临着理论不足、视角不全、方法单一和人才短缺等现实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迫切需要教育政治学做出全新的理论回应,通过基础理论、体系框架、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强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6.
大治安格局是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社区警务建设为基础,以强化社会控制为手段,以公安科技建设为保障,各警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采取专群结合,打防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等方式方法,形成集预防、发现、打击犯罪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的大治安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7,(11):53-54
吴振坤在《理论前沿》2007年第10期撰文认为,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是解决社会不公的根本性、制度性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阳敏 《南风窗》2007,(17):82-85
一年来,于丹热了,《论语》热了。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国民间的复兴早就开始。有人说,这是在革命年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也有人说,这是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虽然它背后有市场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知结构理论、现代性理论以及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作者的一种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0.
陈祥波 《南风窗》2007,(19):17-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凝固语法结构的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此前的表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是一个不稳定的修饰词,是对"社会主义"这个主干词的限定,而无论是从1982年的历史状况、政治现实,还是从邓小平的话语内涵和后来执政党的相关阐释来看,都是新时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解释,但是这个时候这种新解释还没有定型,具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特点,它更像是一系列具体执政方针和措施的总结和罗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