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醉驾入刑已逾十年,但相关案件的数量却不降反升。这既反映出不少驾驶人仍是侥幸心理有余而守法意识不足,同时也表明依靠“心理强制式”的刑罚来控制醉驾的治理方式效果欠佳。在新时代,刑事司法机关宜以“经验主义应得刑罚”为分配原则,通过与民众的沟通、协商,对醉驾人处以不偏离正义的“应得刑罚”,才能满足公众对醉驾案件的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意愿,从而使裁判结论获得正当性。长此以往,人们将不断增加对司法机关的信赖,司法机关也可籍此激活规范的行为引导功能,促使人们将规范内化,唤醒人们形成规范守法动机,进而使个体的守法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最终实现“积极的一般预防”之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宝山 《传承》2012,(14):70-71
摄影创作比起其他艺术创作虽然有独特之处,但总体看来同样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是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摄影创作并不只有单一的靠瞬间抓拍的形式,许多创作同样有长期酝酿,反复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企图从直接经验的意识流中找到稳定的世界的基础,它找到的仅仅是一种"死的永恒",而不是一个流动不居的现象界,现象学"回到事物自身"的目标已经得不到保障.柏格森的直觉方法使我们进入对象内部,与对象交融一起,与对象一起共感,回到流动的经验实在,现象学的口号"回到事物自身"在柏格森这里具体化为"回到了材料自身".因此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格森更像一个贯彻现象学理念、撑起现象学旗帜的现象学家.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处于低级阶段,不善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因而经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误。本文对初中学生中常见的典型思维错误进行剖析,从中辨析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宣传科学、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启蒙课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沿阵地,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深化教师认识,夯实创新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学生的思维,只有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实验观、态度观、方法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普及科学知识、宣扬科学精神、讲授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态度。在潜移默化之中教会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开展合作、探究、实验、分析、归  相似文献   
6.
直觉并不一定就“靠不住” 领导者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同时,在作出决定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将直觉作为抉择的基础。当你飞行穿过一片雷暴区之时,你不能不采取迅速行动,而且在那种危急时刻,需要作出的反应之快已经让你无暇对自己的行为做足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行为决策视域下突发事件应对策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突发事件呈现出易发性和较大的破坏性,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个人与群体成为应对突发事件决策的主角,因此掌握突发事件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特征对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直觉不是凭空而至,它离不开个体过去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迅速直接作出的整体知识识别与判断,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直觉思维有利于人们便捷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有利于人们整体把握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有利于人们模糊估量研究前景、大胆提出假说和猜想。它在人们的科学创造中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沉默--日本人的非语言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朝辉 《思想战线》2006,32(1):111-117
沉默是日本人社会交际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传情达意,具有丰富的内涵。对日本人来说,相对于言语,沉默所传递的信息更能体现说话者的意图。在日本,沉默现象是高度依赖语境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同时它也反映出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和耻感文化的主题以及“以心传心”的文化直觉。  相似文献   
10.
谢孝洋 《传承》2009,(22):84-85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思维定势是创新性思维的阻碍因素,这种认识存在着局限性。通过从形体和影像两个层面分析思维定势,不难发现思维定势与创新性思维不仅有统一性,而且其对立也不是绝对的。反复的习常性的实践活动能产生习常性的思维定势,而反复的创新性实践也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