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培云 《南风窗》2007,(1):81-83
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于今日中国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既为中国言论空司的再进一步提供了某种可能,也为中国的社会觉醒树立了标杆。没有谁会怀疑,这是一个解构的时代,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主义与顺口溜、真理与潜规则、虚拟与现实、正人君子与情色录相带、奖赏与屈辱、希冀与失落、各种观念、思想与情绪相互纠葛,各种道德、名分和利益充分博弈。  相似文献   
2.
李春华 《求索》2007,(8):143-145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文字学”理论,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书写论为核心的解构主义语言观摧毁了形而上学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过解构言语与文字的关系,它颠覆了以“逻格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为我们解构了亘古如斯的西方传统哲学,即“在场的形而上学”。解构主义语言哲学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德里达依靠“差异”和“延迟”以及“不确定性”这三个概念来对西方哲学展开认识论批判,它改变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蔡圣勤 《理论月刊》2004,(6):125-127
严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一直是我国翻译界的金科玉律。但现代西方解构主义翻译观却坦言“作者死了”,文本——阅读——理解“永难弥合”。本文结合解构主义理论对作者、对文本的终极意义的解构的观点,对翻译研究尝试作出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误读     
有100个观众就有100个哈姆雷特。从此角度说,每一个个体审视一部作品的过程,也是一次误读的过程。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反中心和反二元对立的哲学主张,认为误读作为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文论流派产物,否定了终极意义的存在,颠覆了传统正/误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鼓励多义阐释。误读在音乐、音乐美学研究过程中常被提及。将偶然的误读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明晰误读  相似文献   
5.
著者在该书《后记》中说:“这是一部或许应该将其界定为法学理论属性的著作,因为虽以司法的现代性和现代化作主题,但在内容上已涉入现代性题域,通篇文字或许很难界定是在法律和司法阵地进行现代性理论思考,还是在现代性、后现代性语境中谈论法律和司法论题。其实这并不矛盾,在解释学语境中,语境与话语对象需要实现‘等置’(Gleichsetzung)和融合;要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立场,文本的意义更多地是由‘能指’之间的‘嬉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文本创作的新特点与传统写作方式之间有巨大差异.网络这一独特交流方式给我们传统写作发展带来冲击与希望.  相似文献   
7.
庞敬春 《世纪桥》2008,(2):134-135
语域由语场(Field)、基调(Tenor)、方式(Mode)三个因素构成,具体的话语语境要求这三个因素的统一、协调,也就是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原则(Appropriateness)。解构主义对语言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恰恰在语言变体的“不得体”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受到了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的影响。在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理论经历了从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发展历程。结构主义在批判历史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目前也正面临着解构主义的挑战。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兼具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哲学思维,为中国学派构建国际政治理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代末开始,述评性学术翻译应运而生,以弥补移植性翻译的三种局限:难以应对文化背景的未及性,移植性翻译与学术研究之间的某种内在紧张,移植性译者缺乏消极自由.如果从解构主义路径突破这些局限,容易否定平等对话和重叠共识,导致话语霸权.基于构述法的述评性翻译有助于厘清翻译内容的文化语境,赋予翻译者更大的、合法的言说自由,发挥研究与翻译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两座山最具政治文化色彩,一座是泰山,另一座就是庐山了。泰山的一览众山小是因为自秦至清有1 2位帝王曾到这里封禅祭祖,秦皇汉武康熙乾隆在这里与天地对话,彰显国泰民安,政绩卓著、祥瑞出现。毛泽东这位人民的领袖,二十多岁时曾登临过泰山,可是新中国建立后未曾再去会当凌绝顶。据说登泰山时他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