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蒋政 《人大研究》2013,(7):32-35
质询权制度最先起源于英国。一般认为,质询权制度在议会内阁制国家比较重要,而在议会总统制国家地位并不显著。从各国宪政实践来看,质询权由于使用方便、弹性较大,总体上发展得比较快。如英国1847年提出质询案仅129件,但是到1946年激增到27393件。法国国民议会1970年有6039次书面质询,有5565次得到答复,回复率92%;1984年有19139次书面质询,其中15914次得到回复,回复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2日,四川省开江县公布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8月,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较2007年9月回落14.4%,全县食品价格涨幅较2007年9月回落28.8%。物价得以平抑,得益于年初开江县人大历史上的首次质询案。2008年年初,针对开江县物价非正常因素大幅上涨现象,何兰等15名代表在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联名提出了《关于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质询案》,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正在央视一套、河南二套、河南四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荣誉》,不乏引人入胜的亮点和看点,但剧中关于中原市人大向市公安局局长林敬东提出质询案、罢免案的情节,却显露出编导人员人大制度知识的欠缺。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质询案的时间问题,目前有两种意见。有人认为,依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规定,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质询案的时间只能是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但有人认为,监督法实施后,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仅可以在人大常委会会议期  相似文献   
5.
天水市人大常委会政法民族工委主任吴正凯撰文说, 司法案件监督, 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从实际情况看, 它的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亟待解决。主要是: (1) 刚性手段运用得不够。多年来, 被西方国家喻为“国政调查”的特别问题调查还未启用, 加之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就司法案件提出的质询案寥寥无几, 使人大对司法案件的监督、司法机关对人大司法案件监督的重视程度以及司法案件监督的社会效果都大打折扣。人大对司法案件的监督, 尤其是刚性监督, 从法律文本走向政治现实尚有一段艰难的路程。 (2) 对案件的实体…  相似文献   
6.
“我做梦都没想到.问题解决得这么快、这么容易!”说起自己为建社区服务站奔波五年都没结果,在人代会上提出质询案一下子就获得圆满解决的事,陕西省安康市人大代表马玉爱喜形于色。  相似文献   
7.
质询的制度设计质询(questions)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1869年,下议院的工作通告首次开列一个新栏目为"Questions",即质询。这也通常被视为下议院建立质询制度的时间。随后,在一些实行议会制的西方国家,质询制度得到广泛实行。我国的质询制度则伴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曹众 《楚天主人》2012,(8):26-27
制度设计的力量由闲置到动用,是智慧,是胆识,是与时俱进的求索。一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的30余年中,2010年,因"询问、质询"两个关键词显得格外不寻常。这一年,公众的情绪、视线被全国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厂东的人大工作新闻迭起:全国首家实行了立法听证会制度;今年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佛山代表团就环保工作提起质询,因不满意被质询人的搪塞,继而又提起了罢免案;接着,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政府提请任命的两名组成人员未获通过……在广州市,7天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竟提起了8件质询案。  相似文献   
10.
2020年9月30日,吴春华等5名嘉善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城西公交停保场久拖未建的质询案》,推动"迟到"九年的城西公交停保场项目落地。这既是项目的落地,也是基层人大通过质询权"落地"回应民生关切的缩影。"项目启动了!未来,我们的公交车有‘家’了!"在嘉善人大质询的推动下,2021年9月,"迟到"了九年的城西公交停保场项目终于破土动工。近年来,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较为刚性的监督形式逐渐被"唤醒"。但在县级人大层面,作为嘉善人大历史上首个质询案,其产生与落地有怎样的故事?一个由部门工作评议引发的质询案对于这一质询案,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并非"心血来潮"。事情要从人大依法进行"部门工作评议"监督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