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曾东萍 《同舟共进》2010,(12):25-26
《同舟共进》:“人们在歧视我们,我们何不到人群广众中去,要吃大餐饭,要挤公共车,要进电影院。甚至对着那些歧视者偏去摸他们的手脸,对他们打哈欠、吐唾沫。那么,我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就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了!”这是患乙肝的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散文《人病》中表达的对“排斥感”的抗争。  相似文献   
2.
《高兴》是贾平凹又一部关于农民的长篇小说,依然保持着作家对当下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的敏感关注,他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了当代中国的城乡变迁历史,以及中国人在当代的精神蜕变。《高兴》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离开土地的农民,在城市中无根的漂泊状态,尤其是城乡身份之间转换的困难,带给他们生活的困境,透露出作家敏锐的艺术洞察力。  相似文献   
3.
默崎 《求索》2013,(10):137-139
贾平凹文化守成主义的城乡观、由审美到审丑而变化的审美观、以及神秘主义的追求,这三方面的结合,能使我们看出他渐趋变化而中年定形的文化心态。这对研究者深入其作品文本以及对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作家的研究能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面中观乾坤     
南人好米,北人爱面,我是北人,自是如此。面食有千百种做法,数不胜数,这里所说的是狭义上的吃面,即有汤有水的吃法,像清汤挂面、刀削面、拉面、手擀面,等等。至于挂面,则不在其中,从小到大,对挂面就没有什么感觉,多半因为它是机器加工出来的,吃起来不筋道,没口感。手工做的都是好东西,最有名的是手擀面,做的时候须颇费些功夫。面要和的好,不软不硬,恰到好处,擀面要均匀,不薄不厚。我的外婆做得一手好面,让人百吃不厌,回味良久。究其原因,在于她  相似文献   
5.
蒋正治  贾三强 《求索》2012,(6):54-56
老庄美学思想是我国古典美学领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代表,对后世文艺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就是受老庄美学思想影响的典型,他文学创作中恬淡自然的美学心态,归真反朴的美学情怀,奇伟瑰怪的美学艺术以及空灵浪漫的美学文质,都烙着老庄美学思想的印痕。研究贾平凹文学创作对老庄美学思想的接受,对于更好地了解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心态与历程,剖析其文学作品,解读其文学作品的深刻寓意与内涵,全面把握与评价其创作的风格与特色,探求我国当代文学特质有着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书信息     
《小康》2011,(11):102
《故事照亮未来》杨照广西师大出版社定价:39.00元杨照是台湾民主转型者、见证者、反思者,是最会讲故事的评论100个故事做引子,为人。他用100个故事做引子,为我们讲述台湾民主化转型过程中的种种经验和弯路,希望人们能在这个光明与黑暗相互交错的时代,重新拾回对公共  相似文献   
7.
我没有见过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更没有见过贾平凹的女婿贾少龙。但读了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后,我确信作为贾平凹的女儿贾浅,肯定是十分激动和幸福的;我确信作为贾平凹的乘龙快婿的贾少龙,肯定是十分激动和幸福的;我甚至确信所有参加过贾平凹女儿贾浅婚礼的来宾们,都是格外激动和幸福的。理由很简单,  相似文献   
8.
我没有见过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更没有见过贾平凹的女婿贾少龙。但读了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后,我确信作为贾平凹的女儿贾浅,肯定是十分激动和幸福的;我确信作为贾平凹的乘龙快婿的贾少龙,肯定是十分激动和幸福的:我甚至确信所有参加过贾平凹女儿贾浅婚礼的来宾们,都是格外激动和幸福的。理由很简单,他们亲耳倾听了一个作家作为一个普通父亲那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是陕西文学的重要作家,也是新时期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但同为陕西作家,由于个性、气质、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创作心里上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马乐惠 《各界》2011,(7):96-96
贾平凹先生的《古炉》,可以说是文火慢煮的…锅开心粥,因得其炉火纯青的火候而口味绝佳。破译文革密码这个本来沉重的破译之路,又一次让他那化俗之力演变为充满趣味的轻松之旅。有人将写作当作宗教式的救世行为,结果小说写得比生活本身还要沉重,似乎不把读者弄得透不过气来不罢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