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0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三农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农业补贴、减少税费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但是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不同,中国农民已经处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这种影响已在农民就业、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业生产三个方面充分展示。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农村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城市教育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并且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城乡教育协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该文总结了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不倚仗工业闯出新农村发展道路的基本做法和经验,提出保护农业首先要保护环境,发展农业首先要反哺农业,服务农民首先要解放农民,建设农村不能过度依赖工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在“十一五”期间的就业压力仍旧很大,存在“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尤其是庞大的农村劳动大军素质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能够缓解山东省就业压力,并使农民增收,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农村养老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巩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下,有必要探索出一条多层次、灵活多样的农村养老之路;发挥个人、家庭、政府、社会的协力,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这一夙愿。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是支撑和保障。没有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出现“跛脚”现象。农村法治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以及实现农村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仅靠农业产业不足以担负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的使命。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然而我国农村工业化有其迟发展效果,例如农村工业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成本增大;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缺乏融资渠道;买方市场形成,企业竞争压力加大;人才匮乏,人力资本短缺;不得不承担环境污染的恶果,发展成本增加等。  相似文献   
9.
浅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我国开始了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社会实效,但成功的经验很少。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而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德州市"希森现象"是民营企业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梁希森现象"在处理土地置换、民营产业资本与村庄建设结合的运作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提出了民营企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如何定位问题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