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艳 《两岸关系》2006,(12):51-52
“小姐”姓简,名安仕,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在读研究生,台北县人,家境富裕,心地善良。父亲是台湾知名书法家,母亲在台北、高雄、台中等地经营着一家音像出版连锁公司。从小衣食无忧,快乐懒散,家人呼其“小姐”,久而久之,“小姐”也成了她自己及朋友们对她的爱称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形势下,学报编辑特别是地方性、行业性高校学报的编辑,要认识学报的传媒性质,树立受众需求至上、加强问题研究、重视深层传播效果的办刊理念,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王鲁美 《前沿》2012,(2):191-192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点增长迅速,办学学校也涉及多个类别和等级。并且,当前融媒体的发展环境,迫切要求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办学层次多元化发展,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型办学应该有所区分。本文结合青岛农业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办学实践,认为在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对三个方面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4.
当前司法工作存在的大问题是什么?是公信力不高。有些案子,无论你怎么判,人家就是不信;你自认为已经判得很公正了,可人家就是不信你是公正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新任中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上关于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讲话,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和深思。公信是什么?就是公众的信任。公众是司法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他们的评判直接制约着司法公信力的高与低。  相似文献   
5.
邓文钱 《党史文苑》2012,(2):58-59,78
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规律,有助于加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内在的传播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在于充分发挥传播者的主导作用,实现传播形式的科学化和大众化,促使传播技巧的生动化和丰富化.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的观点看,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创业过程在本质上也属于一个系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高校在传播过程中怎样扮演的"把关人"角色,以及专门负责筛选和宣传大学生就业信息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如何做好信息传播工作,进行了详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3,(2):91-91
周凯、张慧娟在《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破坏、灭失等威胁,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议题和使命。从传播学的视野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际间进行的是理念的交流和传播,而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目前,与具有先进保护经验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保护理念和措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法治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遏制违背保护原则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发行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之一;其翻译与传播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课题。不过,上世纪的《宣言》研究或以学理性不强的撰写学习体会为主(50年代至70年代),或侧重于解读《宣言》观点、挖掘其当代价值(80年代至90年代),以翻译传播为专题的研  相似文献   
9.
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同学会问:我选择学习新闻传播学,是想知道怎样写新闻,以后好去做新闻工作,为什么要学习新闻传播的历史呢?  相似文献   
10.
杜俊华  周勇 《探索》2013,(1):126-129
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精神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精神文化具有延续性,常通过文学、艺术、文物渠道进行传播,当时的文献、歌曲和诗词都显现出两者的共性——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时的诗歌和报刊文献也体现了长征精神的独特内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岩精神则是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