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121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来源于美术鉴赏教学,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多学科互阐互渗形式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美术鉴赏教学有着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队伍培养人才的基地。公安业务课程的教师应根据所任业务课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通过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身教言传 ,针对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具体的细节进行心理诱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3.
在图象、动画软件教学中,应结合photoshopf、lash自身的特点,以创造主动的学习氛围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置实际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优化素质教育。本文以设置任务为中心,阐述了如何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职生图象、动画软件技术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翟跃 《党史纵横》2003,(9):24-24
萨凡奇是国际著名的水利大师,40年代中期,他曾三度来华亲临长江三峡考察,1948年,初步完成了各种拦河坝、电厂、船闸等设计定型标准及情景模拟图,生动地展现了三峡大坝建成后的雄姿。 这一宏大的设计虽然雄伟壮丽,但在当时,国民党政权忙于反共内战,三峡建设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 位于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  相似文献   
5.
随着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建筑法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结合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文章着力探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角色扮演开展案例教学,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6.
门神、灶君是最早的年画形式,滥觞于远古,定型于汉。到了宋代,人像开始出现在年画中,中国版画艺术完成了从佛像到人像的一大转折。从此,英雄与美女作为中国民众的“形象代言人”,生动地表达了中国老百姓的愿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德波宣布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生产已经过去,而景观生产已经到来。景观生产是资本获取利润的最新策略。在景观生产的掌控下,世界变得枯燥无味,人们变得机械麻木,整个社会都成了一个无聊的循环过程。景观生产造成了一个零散破碎的影象世界。这种改变必然导致社会的进一步物化。景观生产批判既是对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的批判,又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它要求实现艺术革命,建构日常生活的本真情境。  相似文献   
8.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清代蔡云咏百花生日的一首诗。寥寥数语,点出昔日人们在仲春时节,为百花庆贺生日的有趣情景。过去,民间把农历二月十二作为百花生日,也叫花朝。届时喜爱花木的人家和花农都要为百花祝寿。女孩子家把五色彩绘或绸布条扎在花枝上,或用红纸做成三角小旗插在花盆上,称  相似文献   
9.
<正>一、情景认知理论与侦查课程案例教学法情景认知,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习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知识学习理论。Bor w n,cof l ins及Dug u ld于1989年,在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的论文中概括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并极大地启发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变革。总体来说,情景学习认为,  相似文献   
10.
大山脊梁     
有一些情景,总是在脑际盘旋回放;有一种感动,常常在心中萦回激荡。20多年前,我调到资溪县委史志办公室工作,负责党史人物资料的征集和编纂,就曾经受过这种刻骨铭心、震撼心灵的感动。1933年春,第四次反"围剿"战役节节胜利,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