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本刊之约,邓伟志先生撰写了《论和谐社会》一文。因版面所限,本刊分两期选登其中主要内容:《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及其内涵》,《建设和谐社会的要点》供读者参阅。邓伟志先生1938年生,安徽萧县人,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他出版了《我的社会观》、《我的家庭观》等二十余部著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经验科学的命题,而是科学的社会观,它通过对价格与价值关系的论证来说明社会的生产关系。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就不应该仅从纯经济学角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顺君 《求索》2013,(3):89-92
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认为,对社会的理解不能从实体的角度上理解,而是应该从实践角度上理解。马克思扬弃了实体社会观,确立了实践社会观。感性对象性关系表达了人与社会的原初关联。在马克思实践社会观视域中,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实质在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谓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就是社会存在的化身和对它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14,(5):30-33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首次提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并阐述了其必要性。从此,"独生子女"政策被逐步推向了历史高位,并深刻改变着此后30多年国人的传统家庭观、社会观、职业观。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当"单独二孩"的窗口缓缓开启,早已适应了在"独生子女"惯性思维下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是否乐于接受这种改变?不同人群给出了不同答案,尽管绝大多数职场妈妈们尚未表态,紊以“职场晴雨表”著称的招聘市场,却在第一时间有了反应——“是否有‘二孩计划’”已经赫然出现在一部分企业招聘的必答选项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吴江路近南京西路,一幢并不起眼的白色宿舍楼,上海市人大代表王元洪和好友毕智江共同创建的上海洪智城市小区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洪智中心")就坐落于此。对于不少曾经迷失自我的刑释解教人员而言,这里是他们重返社会后的"中途驿站"。20多年来,王元洪代表和同伴秉持"帮教一个人,挽救一个  相似文献   
6.
社会观变革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亟须解决的重大前沿问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抽象化、实体化和传统化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观。抽象化的社会观忽视了鲜活的、具体的社会实践,实体化的社会观未能关照到人们现实的个人的生存状态,传统化的社会观难以把握充满开放性、流动性的现代社会。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两极对立式的"割裂感"与"疏离化",难以真正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应有的合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亟须社会观变革,呼唤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它以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消除个人与社会的两极对立,同时能够反映现代社会流动性、开放性、公共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一种新的价值选择,需要人们更新传统的价值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改变“主客二分”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改变“唯增长型”的功利主义经济观,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克服利己主义和不平等的价值追求,树立注重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平的社会理念;抛弃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确立健康适度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一生致力于小说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女性的她,由于从小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歧视,早就产生了女性主义思想。她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行列里享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她的主要作品中,都体现了她向往平静、安宁、和谐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本文紧紧围绕着哈耶克的论述展开对其关于两种社会观的简要梳理而对其观点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对自由主义的理论脉络中“社会”意义的嬗变和社群主义关于社群的共识考察出发并与哈耶克的社会观进行比较,进而从哈耶克的理论自身发现其内在的紧张,并尝试对这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社会观护制度的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对各地法院实行的社会观护制度进行了评价,并从社会观护制度的适用范围、主体、介入阶段、工作内容、性质和作用等方面对该制度的构建提出若干具体构想,以期在总结目前经验的基础上,为在未成年人民事审判中摸索构建社会观护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