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政征收的公共利益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弘道  吴亮 《法律科学》2007,25(6):46-53
公共利益需要是行政征用的首要原则,公益性的有无是判断征用合法与否的重要要件.我国的行政征收制度忽视区分公共利益的应然层面和实然层面的两层含义,侧重于维护"绝对的公共利益".关于公共利益的讨论,应当着眼于支撑着公共利益应然性表达的实然性表达,即行政和司法审查的制度结构和运作过程.从这种角度出发,应当重点考虑公益界定向程序化和技术化的界定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2.
逆防卫质疑与犯罪人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证不法侵害人对防卫过当行为拥有逆防卫权的这一制度构想的缺陷 ,但同时强调了应保护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对无限防卫权予以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试论精神病人的受审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受审能力的概念,针对精神病人的特点阐述了受审能力的评定标准,将中外有关此方面的立法和实践进行了对比,指出现阶段我国立法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根据国情对受审能力实行三分法的设想,并建议指定辩护制度应惠及精神病人以维护他们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4.
铁路联系着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往往是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首选目标。事实上来自新疆、西藏等地的“东 突”、“藏独”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已对铁路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恐怖敌情,我们必须加强防 范与保卫工作,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措施,对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目标进行保护,防范潜在的恐怖威胁。根据铁路的 实际情况,防范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反暴力恐怖协调机制;加强反暴力恐怖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民防范意识;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运用手段,获取情报;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利于第三人合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岩 《法律科学》2005,23(5):55-63
利于第三人合同分为非真正和真正两种,本文仅考察后者。利于第三人合同与代理制度、债权转让以及赠与等制度都存在根本区别。从罗马法到当代各国民法典及其他民事立法,利于第三人合同制度经历了从禁止到许可并不断完善的过程。该制度涉及到三方法律关系,此种复杂的三方法律关系还表现在抗辩和不当得利等复杂关系上。我国《合同法》第64条并没有规定真正利于第三人合同,应就此作出修订。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俄印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度降温到关系改善,再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两国不断调整各自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结果。俄印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不再含有军事同盟性质;防务合作是重点;合作领域扩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在行政处罚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申辩权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听证程序是行政处罚普通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听证程序的性质与功能、听证程序的组织机构和主持人、听证程序过程的设计以及听证过程中的有关行为的法律效力等方面对当事人申辩权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不仅违反了侦查机关的职责,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抑制侦查权力的恶性膨胀,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陷阱抗辩",并且在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就陷阱抗辨的主张进行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犯罪意图是侦查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引诱产生的,法庭应宣告被告人无罪.  相似文献   
9.
Since 2012 whe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stipulated that the defense counsel can verify evidence with the defendant at the prosecution stage, the theoretical circle and the practical circle debated over the scope of the evidence for ver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verification of evidence in a narrow sense, the side of the scope-limitation argued that the type, the scope of previewing evidence verification, and the right of checking only belong to lawyer. However, from the legislative reasons to protect the defendant's effective quality certificate, to maintain the basic structure that the lawyer verifies the evidence with the defendant, and to prepare effectively for the defense, the defendant should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Therefore, the defense lawyer verifying the evidence fully with the defendant has legitimacy.  相似文献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伴随着架空程序正义的风险,律师实质性参与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之正当性基础。加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着协商性司法的进程,中国特色的控辩协商机制来日可期,律师的有效参与更应成为完善制度构建的应有之义。然而司法实践的现状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律师分别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不同的参与困境。结合域外经验加以审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框架下的律师参与存在辩护理念和立法规制的双重缺失。具体而言,应推动有效辩护的理念建构和精细值班律师的制度建构,探寻律师实质性参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合理路径,从而有效保障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助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