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 ,对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 ,有个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既有其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共性 ,也有其作为工会自身改革与建设重要内容的个性 ;既有发展的机遇 ,也有面临的挑战。本文从加速人才培养步伐 ,为做好“入世”后的工会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 ,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凯恩斯理论框架下,本文根据东南亚五国经济运行基本状况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其从1970年至今的经济运行做了数量实证.随后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引入VAR模型对分析进行了验证,实证认为:适度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政府支出、发展国际贸易以及扩大总供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石光乾 《桂海论丛》2011,27(2):112-114
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的法律机制已成为宏观调控法的重要构成,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适时将"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选择,而通过产业政策指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还存在制度性缺失和法律障碍,应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律规范和体系,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法治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以来,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失灵,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但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房地产秩序混乱的问题。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关注的是政府在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其具体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试图在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进行法律评析后得到深层次的启迪和思考,为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供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权力行使方式。政府可以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规范意义上,有权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独立机构和行政机关。针对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和不同的调控机关,法律纠错机制一般有司法纠错机制、宪法纠错机制、内部纠错机制三种。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纠错机制,指的是宏观调控法的可诉性问题。宪法纠错机制,指的是我国《宪法》中规定的质询与询问、对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以及罢免和撤职等制度。内部纠错机制主要是复议等政府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决策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调控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已处于核心地位,其调控职能、方式和效力,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探讨金融宏观调控主体信用制度建设问题,以期健全、规范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完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实施正确而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公正发展目标。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政策立法,健全政策的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众体育运动场地是发展大众体育的载体。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大众体育运动场地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大众体育运动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从完善相应鼓励制度、加快出台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完善促进欠发达地区公共体育场地发展的法律法规三方面提出了我国大众体育运动场地宏观调控法制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在于稳定房价,避免其大幅度的上涨,唯有这样才能稳定民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房价的调控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冒进。政府首先要做的是遏制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疯狂上涨的态势,唯有阻止其上涨,才能慢慢的降下房价。若单从价格机制入手,一味打压商品住宅的价格,而忽略宏观上调节等其他影响房地产发展的因素,往往适得其反,必然会限制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婉玲 《现代法学》2007,29(6):49-55
政府干预经济的立法理念受到一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的影响,从直接的微观规制到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体现了立法理念追随制度变迁的轨迹。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干预的经济立法理念也表现出从单一干预到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辩证统一发展趋势。新时期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是尽快提升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地位和比例,力求对宏观经济从行政调控到法律调控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