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数据库对我国国企工人道德素质从道德意识、道德常识、道德行为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国企工人道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但在道德意识上存在倒置和不平衡等差异现象。(2)国企工人道德素质结构性差异不均衡,学历和工龄对其作用以直接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
王晓东 《河北法学》2007,25(9):143-145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道德的社会功能,即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自律功能、舆论监督导向功能和执政合法性的维护功能所决定的.道德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观念基础、精神支撑、强大动力和有利保障.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坚持洋为中用,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与城市特色。西安城市文化有汉唐文化的显著特点。文化特点是西安发展得天独厚的一大优势,是西安发展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的特性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社会公德具有公共性、发展性、情境性等特性。社会公德的特性对我们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学校的基本任务。学校图书馆不仅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还是教育的园地,它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发挥着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信息伦理学的兴起及其内容、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伦理学是指研究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的应用伦理学学科。信息伦理学尽管是一种新型的伦理学应用学科,但它的出现却并不意味着传统伦理学的断裂,而是传统伦理学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在新型的信息伦理学研究中,可以吸取功利论、义务论、美德论三种不同视角各自的长处,以形成一种综合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官德养成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受历史、阶级的局限,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从精华方面来看,主要有担当精神、敬业态度、公仆观念、自律意识等;从糟粕方面来看,主要有愚忠、愚民、牧民、制民等思想。当代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建设,应该对传统的官德有所甄别和扬弃,继承和发扬其精华,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当代新官德,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吏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12所北京高校作为样本,调查发现学生在对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的必要性、教育者角色、教育内容、途径、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并存在一定问题。要针对性地加强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需要确立兼具稳定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内容体系,挖掘新颖的教育方式,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并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的教育对象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诺齐克的边际道德是国家和社会组织行为的最大值,并且在该最大值的范围内有效地调节着个人之间自由权的行使,以实现个人最大可能的自由.本文指出了诺齐克的边际道德理论内涵,以及它怎样调节国家组织的行为和个人自由权的实现,并指出了诺齐克理论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之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诺齐克的边际道德理论确切地为社会和个人提出了一种行为标准,从而丰富了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道德规范大多只具有实体内容但缺乏程序设计,也就是说,只提供了行为的应当要求,而没有提供如何达到这一应当要求的途径或方法,因此,难以避免人们的道德行为出现试错、重复试错和道德模糊现象.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论证了程序道德的价值问题,并指出了道德规范体系程序设计之于实体道德的实现的意义.本文认为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必须具备实体道德和程序道德两种序列,且取得内在的统一性,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才是能够在现实行为中被遵循和履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