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运用心理咨询原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探索》2005,(3):132-133
科学运用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方法,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工作角度和作用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因而,应利用心理咨询的信息交流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无意识性;利用心理咨询非强迫性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可接受性;利用心理咨询合理宣泄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人文关怀性。  相似文献   
3.
王军 《法制与社会》2012,(1):120-121
司法裁判会对当事人的财产、自由课以处罚,裁判严厉者甚至会剥夺当事人的生命权利,但在正常情况下当事人以及公众都能够在感情上接受裁判的事实,维护裁判的权威,如果仅仅凭借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司法裁判的结果不可能起到司法惩戒和教育的双重作用,当事人和民众也不可能真正地从内心认同司法裁判的价值,而只是暴力所迫.所以现代法治社会当事人和民众对司法裁判的接受是由司法裁判的权威性、裁判的确定性、裁判的正当性、法官自由裁判的包容性等诸要素的合力所致.  相似文献   
4.
司法案件分为一般案件和疑难案件,一般案件就是直接适用法律规则就能得出可接受性结论的案件,绝大部分案件都是一般案件,都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不会成为社会的焦点,不会聚光为舆论的中心。但是疑难案件不然,疑难案件超出了一般案件的职业性之外,它提出了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的普适性问题,而非仅仅是一个法律专业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屹灵 《法制与社会》2011,(32):283-284
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在诉讼过程中,司法者要考虑哪种定罪量刑在符合法律原则的大前提下最容易被当事人及公众所接受。其中,了解当事人和社会大众对案件判决的心理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法庭在作出裁决时,应遵循心理学原则增强司法判决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法庭裁决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时期,司法承担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司法的可接受性是指司法所具有的能够让当事人及一般社会成员认同、信任和接受的属性.[1]裁判的过程和结果能否被当事人认同并接受,关系到纠纷能否有效解决.然而,受法制传统薄弱与法制现状的制约、转型期纠纷大量爆发与司法资源有限性的冲突、司法改革举措不完善与司法公...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2,(7):95-95
张云霞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当前,确保真实全面的信息公开、实行权力运行透明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和紧迫任务。然而,在信息公开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缺乏立法硬性规定,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真实性程度相对偏低、形式和渠道未能考虑其可接受性和获取性。解决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快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建设,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性,规范和完善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渠道。  相似文献   
8.
听证会所遭遇的公共信任危机,根源在于听证会制度的“异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听证会,原本是为了鼓励多方参与者真诚地进行表达、交涉、协商,来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进一步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强的可接受性。但在实践中,一些听证会成了精心裁剪的时髦而华丽的外衣,被用来打扮、包装政府部门的决定。当然,公众并不是可以随意捉弄的,套上听证会“马甲”的公共决策并不能让公众信服,而只能使他们质疑听证会的意义和政府部门的诚意。  相似文献   
9.
宪法正当性的证明途径有两条:主观方面的合目的性论证和客观方面的可接受性论证.前者是观念与价值方面的证明,后者是实践行动方面的证明.宪法在心理、价值和道德上符合基本观念和信仰体系,即宪法正当性的目的性证明;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受到人们的自愿尊崇和执行,即宪法正当性的可接受性证明.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改进与创新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可接受原则,我们认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的观念;应采取行为实践的途径方法;应采取自我修养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