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你们没有资格检查我们,我要给一号首长打电话。”“首长,我们在临沂罗庄被民警查了,你让公安部过来扒了他的皮!”“上面马上派人来,你们现在认错还来得及。”这是2019年12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罗庄分局盛庄派出所民警对辖区某宾馆例行检查时发生的一幕。  相似文献   
2.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9):58-59
流沙河说,治理社会还得要有民主和法治,如果光靠儒家那一套东西就可以治国理政,李鸿章、曾国藩这些人就不用搞什么津务运动了,清朝也不会亡国了。  相似文献   
3.
余显斌 《廉政瞭望》2012,(23):65-65
俾斯麦和李鸿章是同时代人,都闻名世界,都官居宰相,都擅长权术。俾斯麦功业,震惊全球。他在任期间,打败丹麦、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尤其普法战争,色当一战,打败二十余万法军,俘获拿破仑三世。  相似文献   
4.
高荣伟 《政府法制》2012,(31):46-47
历史是一面镜子。 19世纪末,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内阁首相。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朋党之争,最大的诟病是认“奴”不认“才”。腐败透顶的晚清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亦与党争有关。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重用的两个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陆军统帅叶志超皆属无能之辈。丁汝昌在水师提督这个位置上,  相似文献   
6.
乔娟 《政府法制》2012,(29):37-37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京城中不管满族权贵还是汉族官员,都慕名前去听课,其中就有李鸿章。曾国藩很是欣赏他,常对人说:“此人将来必成大器,是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7.
南书房     
常耕 《南风窗》2011,(19):96-97
《晚清真相》黄波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版"相对地说,我们对帝国上层的制度有较多的了解,而对人民大众的生活则知之甚少。"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曾如此总结。本书作者一反以往晚清主题图书多专注于宫廷秘闻和政治斗争的趣向,而通过发掘比以往更多的一手史料,对那些易被忽视但又具深  相似文献   
8.
丁万明 《政府法制》2014,(32):36-37
李鸿章自述,“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无论是褒也罢贬也罢,在官场、洋务和外交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影响力的,只有李鸿章。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他靠的是什么呢?我给总结为一个“杆子”。  相似文献   
9.
1895年5月2日,紫禁城乾清宫中,一张大案上摊着一份条约文稿。24岁的光绪皇帝一遍遍地绕着大案急走,时而停下来,望一眼那份李鸿章由日本马关带回来的条约。一声沉重的叹息后,他坐了下来,举起毛笔,饱蘸朱墨,颤抖着在文件上签下了一个大大的"允"字。之所以如此难于落笔,是因为这份条约的内容实在是太苛刻了。  相似文献   
10.
曹学成 《侨园》2013,(12):43-43
<正>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并定名为X射线,它打开了一扇通向身体内部"宫殿"的窗户。李鸿章在他的环球访问中有幸在德国拍摄了X光片,亲眼看到了留在左眼脸颊下的子弹,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拍X光片的第一人。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致使他从仕途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失去了直隶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