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学与刑法学都以犯罪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两种学科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导致犯罪学与刑法学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计算机犯罪概念在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定义中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差异是目前计算机犯罪概念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在犯罪学语境中定义计算机犯罪,那么计算机犯罪的外延包括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的计算机犯罪和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冲突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化冲突与犯罪张筱薇一、文化冲突与犯罪形成的相互关系1.文化冲突的社会变异条件和反规范性特征文化冲突导致犯罪,是当代犯罪学理论中一个著名的论点。以美国著名的犯罪学家塔夫脱(D.R.Taft)为代表的文化冲突理论,在采用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研究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网络犯罪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网络犯罪及其类型 在论及网络犯罪之前,我们首先要涉及的是计算机犯罪这一概念。何为计算机犯罪?对此,刑法学家与犯罪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具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定义,甚至刑法学家与犯罪学家内部对计算机犯罪定义也不一样。①法律界至今还没有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计算机犯罪的概念。但众多学者认为,从外延来看,计算机罪犯包括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和以计算机为对象进行的犯罪。笔者在此也很难给网络犯罪下个确切的定义,但我们认为网络犯罪本质上是计算机犯罪,但它是与网络有关的计算机犯罪,那些针对计算机硬件或运用单台电脑进行…  相似文献   

4.
犯罪根源是理论逻辑上的一种指向——再论犯罪根源①王牧犯罪根源回答犯罪的最终产生,关系到寻找犯罪原因和预防犯罪的方向,是犯罪学的最基本理论,探讨犯罪根源是犯罪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探讨犯罪根源。由于对犯罪根源的不同认识,在犯罪学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程成 《法庭内外》2010,(3):27-28
简单地说,“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弱势群体的生存、权益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而自认为不得不实施的犯罪。著名的犯罪学家贝卡利亚说过:“人之所以成为罪犯,并不是因为他要犯罪,而是由于他处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之下,罪恶的种子得以在这种条件下发芽、生长。”笔者通过对随机抽取2005年至今的100起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弱势群体实施“自救式犯罪”的竟占了62%,且呈不断增长之势,平均长速为5.08%。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6.
论计算机犯罪的定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从其被提出之日起,无论是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还是从刑法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刑法学界也尚未对计算机犯罪形成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相去甚远。计算机犯罪定义的具体范畴是...  相似文献   

7.
郝如建 《经济与法》2003,(10):50-51
潜在犯罪人是犯罪学对犯罪人的一种分类。是指受外界影响形成犯罪意识具有犯罪倾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潜在犯罪人与常人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但又不同于常人,在特定环境下潜在犯罪人会实施犯罪行为而常人不会,严格意义上讲,潜在犯罪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犯罪人.因为他尚未实施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追究的是行为责任,对还没有实施犯罪的潜在犯罪人不能作为刑法惩罚的对象。但是,潜在犯罪人只要有机会就会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潜在犯罪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犯罪统计是社会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关犯罪统计的研究则显得相形见绌①。本文不揣江浅陋,试图从犯罪学、刑法学和统计学的结合上,对犯罪统计问题提出管见,以期抛砖引玉。一、犯罪统计对象——刑法学上的犯罪犯罪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法律现象。犯罪统计的对象,不是犯罪学上的犯罪,而应当是刑法学上的犯罪。犯罪学上的犯罪是指一切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法定犯罪”、“准犯罪”和“待犯罪化犯罪”。其基本特征是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刑法学上犯罪则不然,它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犯罪学理论对再犯之所以会得出不同的预测结果,主要是将犯罪视为人们潜在犯罪倾向的异质性所导致的结果,或将其视为一种状态依赖。美国犯罪学家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和特拉维斯·赫希提出的犯罪学理论就是犯罪倾向异质学说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0.
论犯罪被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犯罪学只研究犯罪和犯罪人,而忽视了作为其产物和对立面的被害和被害人。这样研究犯罪现象、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其结论只能是片面的。此为犯罪学的一元研究时代;二次大战后,从传统犯罪学母体中分离出一门新学科——被害人学,从而使犯罪学研究建立在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二元互动的双轨之上,为分析犯罪现象、查找犯罪原因以及设定犯罪预防,奠定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1.
张训 《犯罪研究》2013,(3):2-10
选择某一自然村落,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对其具有犯罪学启发的标志物进行实体和象征意义上的考察,便于巡视乡村犯罪样态的更替。对传统乡村犯罪样态的历史梳理,能够为现代意义上犯罪类型的研究提供经验素材和比较工具,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乡村犯罪的现状及成因的理解。留守村落犯罪的形成需要犯罪学研究者完成从“人”到“地”的重心转移,在发生学和犯罪学的意义上提炼其自身理论。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产生国家与法之后,犯罪一直被视为有害于社会的“恶”,对犯罪原因的追究与对预防犯罪策略的探寻始终没有停止过,并且随着对犯罪原因认识斩不断演化,预防犯罪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刑罚威慑、社会改良到宗教感召等,情景预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环境犯罪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预防犯罪方略,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当代犯罪学家杰弗利,他在其著作《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一书中倡导,只要建设一种不利于进行犯罪学习和实施犯罪行为的环境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情景预防是通过管理、设计等方式,建立一种特定的预防犯罪环境,在犯罪易发区或高发区,通过减少犯罪之机会而预防犯罪。实践证明,情景预防在欧美国家的运用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我国,虽然情景预防的提法并不多见,但在社会治安的维护和治理中,情景预防的思路和措施也并不鲜见,本文并不打算对情景预防作实证意义上的考察,而是旨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情景预防理论作一疏理。  相似文献   

13.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刘广三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研究和把握犯罪的概念,是犯罪现象论的中心课题之一,也是整个犯罪学乃至刑事法律科学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犯罪的概念,主要就是回答“犯罪是什么”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要给出科学的答案,相当困难。长期以来,关于什么是犯...  相似文献   

14.
山东警察学院李锡海教授的新著《文化与犯罪研究》最近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犯罪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犯罪学家王牧教授为本书作序。全书洋洋35万言,处处立足理论创新,着眼理论创新,是一部创新特色十分鲜明的犯罪学学术专著。文化与犯罪是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用王牧教授的话来说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正因如此,对这个问题国内外犯罪学学界早就予以关注。如美国犯罪学家塞林,早在1939年就出版《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提出著名的文化冲突理论。我国著…  相似文献   

15.
犯罪现象论是研究一般犯罪现象的理论,主要是把犯罪作为群体(一定的整体)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理论,是犯罪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独立而相当重要的部分,是科学犯罪学的基础。没有犯罪现象的研究,就不会有科学的犯罪原因论,就会使犯罪学理论黯然失色。犯罪现象论是犯罪学理论价值的基础。然而,犯罪学至今对它的研究却很不充分。  相似文献   

16.
李波 《犯罪研究》2011,(2):42-48
犯罪测量是犯罪学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西方犯罪学发展缓慢,原因就在于测量量具缺乏标准化。测量量具不标准不利于犯罪学核心概念的精确,不利于实证研究的比较,不利于理论与实证互动,不利于研究成果的累积与转化。对于初学实证的我国犯罪学界,普及量具标准化意识有独特的意义。犯罪学测量量具标准化有利于西方犯罪学理论的中国化和我国本土犯罪学理论的验证。量具标准化不会影响犯罪学的多元比较,它是灵活的、发展的,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量具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定期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或地区刑事犯罪的增长率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犯罪学理论界研究、争论的课题。在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是由西方现代犯罪学说的主要创始人、美国当代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提出的“经济与犯罪同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由烟台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广三教授撰写的专著《计算机犯罪论》,是一本从犯罪学角度研究计算机犯罪的学术著作。作者的探索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研究视角新颖、独特。应当说,对计算机犯罪问题,国内已经出版过一些论著,它们要么是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要么是从刑事法律的角度,要么是从计算机安全的角度,研究有关计算机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犯罪研究》2011,(6):111-112
《犯罪研究》创刊于1981年,原名《刑侦研究》,1983年成为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会刊;《犯罪研究》以开放的姿态成为刑事法学、侦查学、犯罪学研究的阵地和交流的窗口,是犯罪学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学术刊物和全国法律类核心期刊,受到全国刑事法学、犯罪学、侦查学领域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20.
试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类型邓又天李永升有组织犯罪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政坛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倍受犯罪学家、刑法学家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不断渗入,加上我国境内的集团性犯罪活动日渐诡秘、狡诈,各种有组织犯罪对我国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