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博科技的展示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所展示的高科技具有数字化、虚拟化、信息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未来必定会影响到犯罪证据存在的形式以及侦查手段、侦查方法的变化,这一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对于犯罪侦查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这一现象进行探索研究,有利于提高侦查水平,有利于深化侦查理论,有利于打击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2.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而职务犯罪案件的整个侦查过程都是围绕着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展开的.新刑诉法在证据制度方面的修改,做到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和谐统一,对于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利用机遇,合理化解压力,在此过程中逐步转变侦查方式方法、优化侦查模式,才是明智之道.  相似文献   

3.
侦查构造是利益衡量的理论。即何种样的侦查构造能够最好的平衡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与国家打击犯罪得需要这对矛盾。当事人主义的侦查观是在平衡了检察官、警察、法院、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和律师等多方主体利益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侦查构造。其合理性显而易见。本文便是在这种侦查观的指导下,旨在分析构建一种合理的当事人主义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侦查手段,诱惑侦查在打击犯罪方面具有其他常规侦查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实效性,但其滥用可能会侵犯公民合法权利。我国应从立法的高度严格规制诱惑侦查的实体和程序规则,以求达到打击犯罪与公民权利保护的价值平衡与双赢。  相似文献   

5.
陆新淮  刘洛娜 《行政与法》2005,25(8):110-111
本文构建的对抗式侦查模式,是以国家侦查部门为控方、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为辩护方,二者分别为底角,检察机关为顶角的三角制约的动态平衡侦查系统。控方的罪案调查活动受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辩护方的约束、抗衡。这两种监督、制约力量的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侦查违法、非法取证现象的发生,既体现侦查、揭露、证实、打击犯罪的“钢性法制”,又体现尊重、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每一位公民权利、尊严的“柔情法制”。  相似文献   

6.
王怡婷 《法制与经济》2009,(24):66-67,69
秘密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实践中被侦查机关广泛应用,为有效打击犯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理论界中对于秘密侦查的概念一直存有不少争议,笔者试图从秘密侦查的构成要件入手,对秘密侦查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定义。  相似文献   

7.
新刑诉法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以及侦查措施等方面的修改,做到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和谐统一。这对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充分利用机遇,合理化解压力,通过对这些新规定的梳理和分析,逐步转变侦查方式方法、优化侦查模式,才是明智之道。  相似文献   

8.
谢盛坚  林维业 《政法学刊》2013,30(1):98-103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时刻处在动态之中。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方法也必然随之而变。只有不断创新侦查破案方法,才能提高打击犯罪的效能。要实现这个目标,要从战略性侦查方法创新、战术性侦查方法创新和侦查方法创新的保障措施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8,(5):6-13
在肯定技术侦查立法在总体上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二章新增第八节存在的立法设计上的缺陷,存在与刑事诉讼相关制度相冲突、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相背离的情况,不利于刑事诉讼的程序控制功能的发挥以及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目的的有效实现。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有必要再次提出关于"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在立法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期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得以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其中"秘密侦查"措施与"技术侦查"实属不同的特殊侦查方法的事实加以澄清,对二者的性质及刑事诉讼制度之于两者的不同运用加以厘界,从而使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实施得以按照立法原意更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伏兆倩 《法制与社会》2013,(21):241-243
2012年刑事诉讼法经过修改,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这一节,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提高了侦查效率和打击犯罪的力度,增强了技术侦查的规范性,同时,也对保障人权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规定过于笼统,使得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很多规定都缺乏可操作性,使很多法律规范都不能得到落实,不能发挥技术侦查措施该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刑事诉讼法中对技术侦查措施规定的分析,介绍了技术侦查措施的作用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技术侦查措施的方法,以使技术侦查措施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卫东  程雷  孙皓  陈岩 《证据科学》2012,20(1):76-87
"两个证据规定"承载着社会各界对完善刑事证据制度、推进公正审判的热切期望,自2010年7月1日实施以来,其实施状况颇为引人关注。本文以四个中级人民法院为研究对象,对中院适用"两个证据规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运用访谈、阅卷等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就研究主题而言,选取了"两个证据规定"中的三项规定进行重点研究,其分别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定、隐蔽性证据的使用问题以及特殊侦查措施取得的证据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钱颖萍 《河北法学》2012,(5):162-169
证据调查即证据的审查核实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从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立法来看,证据调查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其不仅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同时也是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程序。证据调查程序在实现其对于事实探知的价值同时也平衡考虑对于当事人的权利保障。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审核"注重的是如何审查判断证据的技术性规范,而忽略了法官具体审查证据的程序性规范;注重的是法官对于证据的认定,而忽略对于证据的审查核实;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因此,我国对于"证据审核"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应对之通过有效的程序予以约束,另一方面,则应保障当事人在程序中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万毅 《法律科学》2010,(4):142-153
对于诱惑侦查而言,“机会引诱”因本为合法之侦查取证行为,故其所获证据当为合法,可作为法庭审判定案之根据;但“犯意引诱”作为一种违法侦查行为,一旦成立,则应当排除其所获之全案证据。违法诱惑侦查,系国家制造犯罪,已经逾越侦查犯罪之必要程度、违反宪法对于基本人权之保障、对于公共利益之维护并无意义,因其在性质上已经属于极端严重的违法侦查行为,因此,对于违法诱惑侦查所获之证据,无论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均应一律排除。如果被告在审判中提出其遭受侦查机关违法诱惑侦查的抗辩时,类似于被告提出其遭受警方刑讯逼供的抗辩,应由检察官承担证明该阻却犯罪成立事由不存在的举证责任,且由于该事实为直接影响被告罪责之实体事实,因此,举证时应当适用严格证明法则,并应证明至排除合理怀疑(高度盖然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现场照片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地位及规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原 《政法学刊》2007,24(3):44-47
现场照片作为法定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相关法律始终把现场照片证据视为勘验、检查笔录的辅助记录内容,其地位的边缘性导致了现场照片证据规则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刑事摄影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占善刚 《现代法学》2012,(2):173-181
在民事诉讼中,依自由心证主义之本旨,受诉法院必须在斟酌证据调查的结果以及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的基础上认定案件事实。作为适法地呈现于言词辩论中的证据调查的结果以外的诉讼资料,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不仅能补充证据调查,而且能单独作为受诉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这不仅合乎民事诉讼中法官心证形成的实际,也契合民事诉讼中法官认定案件事实之规律。为防止法官恣意地进行事实认定并担保事实认定之客观性,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单独作为事实认定的根据应以辅助事实及不重要的间接事实为限。受诉法院依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认定案件事实时,虽无须在裁判理由中对此予以具体的说示,但至少应能从诉讼记录中明了言词辩论的全部意在本案中乃何所指。  相似文献   

16.
鉴定人角色定位是鉴定人制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决定着鉴定人的制度设计及鉴定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的承担。从比较法角度看,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属于证人,具有党派性的特征。大陆法系国家在鉴定人角色定位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通过梳理发现,这些观点可总结为证据方法说、证据调查说和折衷说三种。在我国,经过民事诉讼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鉴定人定位问题的脉络越来越清晰。2019年12月,新《民事证据规定》颁布,鉴定人定位的明晰成为理解、适用新《民事证据规定》鉴定人制度的前提。术语上的届分、内容上的区别是制度完善的基础,"双重属性"下其他专家制度的配套适用也是问题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佴澎 《河北法学》2004,22(3):128-13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运用 ,计算机犯罪不断发展变化。证实计算机犯罪最主要的证据是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具有技术性、易变性、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属于书证。直接言词规则、最佳证据规则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不影响电子证据的证据价值。电子证据要通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的查证。  相似文献   

18.
犯罪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提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进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和提取技术的同时,也要进行理论创新和体系构建,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全局的观点、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和犯罪现场重建对于现场勘查中有效地发现、提取和利用生物检材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技术侦查证据使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侦查手段的广泛应用,技侦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使用问题受到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大的关注。为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规范技侦证据在诉讼中的具体应用,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技侦证据的法律效力以及技侦证据使用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程序。本文就该规定的相关修改背景、具体内涵进行了评析和论述,并就其未来具体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花涛 《政法学刊》2003,20(3):76-78
自实施侦审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以来,侦查办案工作在调查取证、讯问犯罪嫌疑人、办案时限、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其生成原因是多层面、多方面的,需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取证质量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