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9篇
  免费   14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305篇
中国共产党   207篇
中国政治   666篇
政治理论   167篇
综合类   74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不久前,笔者在与一位知识产权实务界的朋友交谈当中,首次听到"知识产权泡沫"这样一个新生名词,细细品味,感到其中确实蕴含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且知识和经济同样快速膨胀的情况下,"泡沫"终于也挤进了知识产权之中,其表现也包括目前被学术界谈论比较多的"知识产权滥用"话题.  相似文献   
22.
刑法分则与刑法解释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建军 《中国法学》2005,(4):123-130
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425个罪名向司法实践运送着刑法总则的全部规则、理论以及政策导向,同时,这些分则规范的适用过程也将经验世界中犯罪问题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规则、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反馈给刑法总则及其相关理论和政策的权衡过程。本文从抽象个罪等六个基本范畴入手,展开对这些范畴中主要理论问题的梳理,进而触摸到一个古老而又前沿的问题:刑法解释标准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3.
引言 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建立了WTO,接替了关贸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与此同时,在继承GATT争端解决的规定和实践的基础上,WTO进行了大胆改革,最后形成了<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议>(以下简称<谅解>).专家组程序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虽然自WTO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以来,缔约方(contracting party)之间2/3以上的贸易争端在未达到专家组程序(panel procedures)之前就基本或完全得到了解决,虽然专家组报告70-80%都被上诉机构推翻,[1]但是专家组程序对WTO的法律解释、推理和应用,对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后续争端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它仍然受到了法律界和WTO缔约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4.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保险合同解释的一项特殊规则。对于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是 :保险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未能解决争议 ;条款模糊不清 ;对模糊不清不承担责任等。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范围应根据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交易实力的强弱决定  相似文献   
25.
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行使个别任免权时 ,出现了一次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任免 2~ 3名政府副职领导人 ;也出现了本届各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任命的副职领导人数超过了本届各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副职领导人数的总和。对此 ,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意见较大。笔者认为 ,这种个别任免远远超过了个别任免的范畴 ,变相地侵犯了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剥夺了人大代表的选举权 ,应当慎行。我国《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本级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的个别任免。所谓“个别” ,《辞海》云 :(1)特别的、特…  相似文献   
26.
四步递进——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作为实证科学之一的社会学,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应当采用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四步递进”的方法,依次弄清楚所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What)、产生根源(Why)、演变前景(How)以及人们应采取的对策(Should)。本文通过对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的个案研究,回答了在运用“四步递进”法研究社会问题时的主要步骤、各研究步骤中要解决的课题和应注意的事项。对于运用“四步递进”法研究其他社会问题具有方法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一、我国目前刑法解释的现状。1、立法解释贫乏,司法解释异常繁荣。从三个阶段来进行比较:(1)新中国成立后至1979年刑法颁布实施前。这一阶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刑法立法解释只有1件,即1956年5月8日作出的《关于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否充当辩护人的决定》。而这一阶段的司法解释却有300多件。(2)1979年刑法颁布施行后至1997年刑法修订前。这一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单独按照正当程序就刑法问题所作的专门解释一件也没有,而同时期的司法解释却多达220件。(3)1997年刑法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立法解释有所加强,先后制定通过了6个刑法…  相似文献   
28.
联邦究竟享有怎样的权力?1789年美国联邦宪法在联邦与州之间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权力界分?这一深远与根本的问题几乎从来不曾脱离人们的视线。1819年在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一案中,马歇尔大法官对于宪法应为扩张解释、联邦政府权力范围以及联邦享有相对于各州的优先地位等问题的判决,便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论述之一。  相似文献   
29.
一、每次盗窃数额不够较大的多次盗窃行为,数额应否累计 实践中,有种观点认为:根据高法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多次盗窃的(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除外),只有每次盗窃均构成犯罪或有一次构成犯罪的(最后一次)才应累计盗窃数额。然而多次盗窃的情形都是复杂多样的,有的盗窃从  相似文献   
30.
论民法解释之依据与解释方法之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解释不仅包括法律规范内容含义不明确、不清楚时的解释,还包括对法律规范的有无进行的判断、在没有法律规定时进行的漏洞补充和价值补充。依解释法律的主体及效力的不同,民法的解释一般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而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体系、目的、历史、比较等方法。法律漏洞的补充与法律条文的解释有时并不能截然区分而有所交叉,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