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篇
  免费   7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504篇
中国共产党   114篇
中国政治   364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2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公司人格混同是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使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形成股东即公司或公司即股东的情形。公司人格混同的表征为产混同、业务混同和人员混同等。公司人格混同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基本要求,构成现代公司法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2.
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哲学基础及多元模式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国有企业改革的三种模式 :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改造和私有化模式各有利弊 ,任何单一模式的全盘采用均会导致国企改革的失败 ,所以国企改革必须坚持走多元化模式之路 ,即 :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实行国家独资的非法人制 ;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目标实现的行业实行国家控股的特殊法人制 ;广大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化。但不论采用何种模式 ,都必须遵循共同的法哲学基础重新进行制度设计 ,该法哲学基础为 :分权制衡的制度理论 ;功利主义的思想基础 ;竞争性的动力逻辑 ;效益最优化的指挥原则和改革模式多元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893.
清算组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主体资格问题的法律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清算组织的产生、作用及权利,我国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法学理论上,对此也早有定论。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由于从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司制度进行过渡和规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加上企业部门及行政主管部门在公司解散和清算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同时在公司法尚未颁布的情况下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司法部门又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和现象颁布和下发了一些概念不清且用词与现行公司法的规定和理论不一致的规定和解释,并且在公司法颁布以后又未能及时对上述规定和解释作出相应的规范和调整,造成立法歧义。  相似文献   
894.
出资者的出资是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基础,是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保障,在公司资本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进一步明确公司出资方式的立法选择,以期对公司法的修改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95.
《商务与法律》2005,(1):43-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是1993年12月29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并自199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司法的公布施行对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公司法施行十年多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然而《公司法》却仅在1999年和2004年有过两次微幅的修订,公司法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社会各界要求进一步较为全面地修订公司法的呼声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896.
方元庆 《特区法坛》2005,(4):24-25,41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立法模式的探讨,公司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被赋予了人格——法人,但公司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实践中代表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是公司中的自然人。在法律上如何让其在以公司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时不损害公司法人及其成员的利益,则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研究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公司的理解存在分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表现为不同的含义:从理论上看,人们对公司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为股东主权的理论模式,即认为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组成的联合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被理解为,法律如何确保股东获得投资回报以及如何约束经营者,并使经营者在股东的利益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另一种模式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理论,即认为公司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公司法人治理被理解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之间有关公司经营与权利的配置机制:目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897.
林玲 《人大研究》2006,(2):42-45
现代预算的定义,即作为汇集所有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单一的立法文件,直到20世纪初才传入美国。近年来,最迟每年二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总统向国会提交由他的预算办公室牵头编制的按功能分类的预算草案。然后,国会的预算委员会开始编制国会预算决议,这个决议阐明了国会的预算政策及其重点,是其后续一系列的国会预算审议程序的主要依据,但它并不是最终的预算法案。在此基础上,国会的拨款委员会建议分配给各个联邦行政机构的预算资金额度。最后,在国会全体议员会议上投票表决上述建议后,联邦政府预算才正式生效。尽管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近年来屡创新…  相似文献   
898.
899.
汤欣 《中国法律》2006,(6):37-39,105-106
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修改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对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另一方面,立法者希望“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严格上市公司及其有关人员的法律义务与责任,推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步,《证券法》也进行了修改,其首要目的在于“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06年6月29日《〈刑法〉修正案(六)》也在立法机关获得通过,以“打击给上市公司及其公众股东带来严重损害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9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因为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契合而被广泛采用。我国公司法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在2005年10月27日进行修订.降低了设立公司的门槛。因此.近两年来大量的公司得以注册成立。在各种公司几乎是遍地开花的同时,一些公司由于实践中的运作不甚规范,内部频繁地出现非经营性问题而难以为继。有的甚至经营不到一年就有股东提出解散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