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8篇
  免费   7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126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421篇
政治理论   172篇
综合类   12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工会法》在“法律责任”部分确立了不当劳动行为的行政救济路径,但至今未明确此路径的 性质及程序展开规则,严重制约着该法的实施。此类争议在域外立法中存在着民事诉讼主导、行政裁决主导、 二元机制并存三种处置模式,但基于不当劳动行为争议的不可诉性、司法救济难以满足团结权保障的时效性和 预防性要求、行政救济可覆射之权责主体更为宽泛诸原因,行政裁决始终占据域外代表立法国家核心机制之地 位。我国应当汲取这一立法经验,在统筹好裁决机制设计多元价值诉求基础上,从不当劳动行为行政裁决机制 之基本构造、不当劳动行为型违法解雇条款与一般违法解雇条款之协调、工会工作人员不当劳动行为行政裁决 救济路径之拓补三方面推进法律续造,并带动相关立法的精进表达。未来,建议制定统摄性的“劳动争议处理法” 来对包括不当劳动行为争议在内的集体劳动争议之处置进行系统重整,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置 体系。  相似文献   
992.
行政诉讼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忠诚 《河北法学》2004,22(12):74-77
行政诉讼目的是行政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前提性理论,不仅为整个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指明方向,而且为具体制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法学界,对行政诉讼目的的认识,主要有三重目的说、双重目的说、监督说、依法行政说、权益保护说等。认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行政诉讼的首要目的则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93.
我国《行政复议法》第七条规定了行政规范复议制度 ,作为对行政规范复议的首次规定 ,尚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上。只有不断对行政规范进行理论研究 ,找出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 ,才有可能提高我国行政规范复议制度的质量 ,充分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94.
面对司法实践中大量涌现的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交叉关联案件,为求诉讼的经济性和裁判的确定性,贯彻行政诉讼目的及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在行政诉讼中应当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与否可以影响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的实质标准和民事争议的解决有待于行政争议的解决的形式标准来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行政裁决中的部分案件、行政处罚中的部分案件以及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中直接影响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合法权益实现的案件。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应从成立条件、审判制度、起诉期限、上诉、执行等方面进行全新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995.
当前的治安行政处罚存在问题比较多,困惑也不少。其中主要有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也有公安机关执法方面存在偏差的问题。那么如何去规范和统一呢?一方面需要立法机关加以解决,比如尽快出台《治安处罚法》;另一方面要求公安民警提高治安行政执法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996.
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家赔偿仅仅是行政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行政责任的全部。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行政责任不是"义务"、"结果"或是"制裁",而是伴随行政行为的发展不断变幻形式、逐步明确的过程。并且不同的责任形式并非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前后关联,内外互动。从总体上说,行政责任本身也不是行政过程的终结,而是循环重复发生的行政过程中的一个中继环节。  相似文献   
997.
娄胜华 《港澳研究》2020,(1):48-56,M0003,M0004
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推出形式多样的公共行政改革措施,在重组政府架构,简化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提升服务素质,完善公职制度,制定施政规划,提高施政透明度,强化政策制定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以及区域合作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然而,澳门特区公共行政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没有得到系统梳理、行政组织设置过度专业化、问责制度缺乏执行机制、治理人才缺乏相应选拔培养机制、葡式行政制度缺陷尚未得到根本改革等方面。因此,澳门特区政府需要在既有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998.
段阳伟 《河北法学》2021,(1):88-100
2013年以来我国刑事司法解释有一明显趋势,即将行为人曾经受过行政处罚的事实作为定罪情节,纳入犯罪成立与否的考量之中。对这一现象,我国刑法学界多从刑事犯罪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质"的差异,或者客观主义刑法观的角度出发予以否定。但是,在我国"定性+定量"的刑事立法模式下,刑事犯罪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以"量"的差异为主、质的差异为辅,行政违法性"量的累加"可以产生刑事违法性。"受过行政处罚入罪"的规定综合考虑了行为的客观危害程度和行为人的主观可谴责性程度,不仅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和责任主义原则等定罪时应坚持的一些基本原则,还有利于弥补劳动教养废除后的制度空白,调整我国"结果本位"的刑法结构,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99.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执政理念的核心,把握这一核心,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从非执政党交成执政党并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也有助于加深对党执政理念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贯彻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需要根据干部的特点,将党政干部区分为政务类干部和事务类干部两类。在此基础上,需要积极推进政务类干部的选举,改革创新对事务类干部的选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