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96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Labor History》2012,53(1):22-39
The Teamsters Union often clashed with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 (NLRB) in Seattle between 1935 and 1942. At times the Seattle Teamsters resisted the NLRB, yet in other cases the union worked within the agency's procedures to expand. In the years after the Wagner Act, the Teamsters exploited the NLRB to block employees from choosing their own union. This article uses archival records to explore cases where the Seattle Teamsters successfully adapted to federal regulation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between 1935 and 1942. Seattle workers opposed to the Teamsters bravely fought to protect their right to organize, yet these employees faced a union skilled at working with the procedural state. These cases show the increasing ability of the Seattle Teamsters to enroll workers wary of the union by complying with NLRB rules.  相似文献   
42.
Are politicians more rational decision makers than citizen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ongoing debate by examining how politicians and citizens assess the fairness of the process leading to a controversial policy decision. It contains theories as to why it is tempting to match the favourability of policy decision with a fairness assessment of the preceding process, and how politicians and citizens differ in their approach to the task. Having derived three hypotheses, parallel scenario experiments are run in large samples of Swedish politicians and citizens, in which the outcome and fairness of a policy decision process are manipulated. As predicted, it is found that both politicians and citizens match the favourability of the decision with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ocess, that these self-serving biases are stronger among politicians, and that policy engagement accounts for the group-level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43.
“契约自由是合同法的灵魂和生命。”它发源于罗马法,确立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进入20世纪后,随着其产生之社会基础的变化.各国普遍对契约自由给予一定的规制,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契约公正。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兴起、确立及现代社会对其的规制,宏观把握契约自由原则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洞见其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5.
彭真明  方妙 《法律科学》2011,(1):162-169
管理者薪酬,不仅在于给什么,而且在于如何给,此即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实体与程序规制两个面向。由于缺乏自治性与适应性,实体规制面临诸多困境甚至"失灵",为此,转换视角,引入和完善薪酬程序规制殊为必要,亦即基于正当程序原理完善程序规制立法以及救济与责任机制,保障程序规制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46.
程序性上诉是一种重要的程序制裁与救济机制,主要包括程序性上诉的模式、程序性上诉的提起、程序性上诉的审理程序、程序性上诉的裁判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程序性上诉有三种模式,其中二审实行事实与法律审之事后审、三审实行法律审之事后审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模式;程序性上诉提起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明确上诉理由,但该要求需与辩护制度衔接起来,否则会变相地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程序性上诉审以上诉理由为审判对象,以庭审笔录为调查基础,以开庭审理为原则;发回重审是主要的程序性裁判方式,但只有严重影响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程序错误,才会导致发回重审。  相似文献   
47.
行政诉讼标的作为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判断当事人是否重复起诉、解决客观诉的合并、诉的变更以及确定既判力客观范围的依据。行政诉讼标的范畴的界定,应取向于其诉讼功能,立足于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指导行政诉讼制度实践为目标,力求在"权利的有效救济"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之间达到平衡。行政诉讼标的作为诉讼法上的技术性概念,权利主张说较契合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8.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确保刑事案件得到公正处理的程序设置。建立社区矫正行刑中的回避制度,使得在社区中服刑的矫正对象能够得到公正、公平的刑罚惩罚,受到公正、公平的处遇,这也是程序公正的必然内容。针对矫正对象与社区行刑执法人员以及矫正社会工作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实行回避,是保护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社区矫正行刑制度完善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9.
媒体介入刑事审判更多地是对审判独立形成了一种干预,社会舆论的日益自由化和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极易引起党政机关领导及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的关注,转而对法官依照事实和法律独立地形成心证作出裁断产生干扰.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介审判以其刚性的表征客观上也起到了其本质上监督审判运行的作用,对于现阶段完善我国的审判监督机制具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程序性辩护是与实体性辩护相对应的一种辩护权行使方式,它是针对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行为的合法性向中立的裁判者提出申请或者质疑,请求其作出权威的程序性裁判,使被侵害的权利获得司法救济,进而间接地证明被追诉人无罪或者罪轻的一种辩护方式.当前程序性辩护在我国法律中有所体现,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且现有规定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