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96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Obtaining citizens’ voluntary compliance with political decisions is a fundamental democratic challenge. Fair treatment by public official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n citizens’ compliance and cooperation. Yet it is unclear whether citizens within different societies react to (un)fair treatment in the same way. Using multileve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nd multilevel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2010–2 (N = 52,458),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perceptions of fair treatment by police officer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trust i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in turn stronger compliant and cooperative attitudes of citizens in 27 countries. Yet the link between perceptions of unfair treatment and institutional trust is stronger in countries in which fair behaviour is more prevalent. While fair treatment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a universal norm affecting citizens in a uniform way, this article sheds light on important cross-national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82.
曾皓 《法学》2022,(1):50-65
在学前教育立法中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应以明确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合理内涵为前提条件,以在立法中列举评判儿童最大利益的各项要素为重要内容,以建立程序性机制为重要保障。我国《学前教育法草案》还存在弱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地位、评估儿童最大利益的考量因素过少、缺乏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程序性保障等不足。我国应当在学前教育立法中凸显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法律地位,明确儿童最大利益的评估标准与确定机制,制定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程序性机制。  相似文献   
83.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我国刑法分则中的一项罪名.立法本应当严格秉持刑法的基本精神--公平,然而我国现行的刑法对于该罪设置欠缺精确性的考究,对于生产者和销售者没有进行责任区分,对生产者和销售者对于伪劣产品的流通数量应担责任大小也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同时没有考虑其他危害因素,而仅仅以伪劣产品的销售额作为定罪处罚的依据,这造成了本罪的设置表面看似公平实则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4.
王亚新  陈福勇 《法学杂志》2012,33(5):111-119
目前学界和仲裁界对《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是否修改及怎样修改存在较大争议。为了给相关讨论提供有益素材,有必要取得来自仲裁及司法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并作实证性的考察。通过对北京仲裁委员会1995-2010年仲裁裁决被不予执行的裁定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不予执行的因素是多元的。从实务的视角出发,至少应把第213条第(四)款牵涉事实认定的事由统一到《仲裁法》第58条作为撤销仲裁裁决事由的"伪造或隐瞒证据"的规定上去。  相似文献   
85.
2013年《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所构建的以非法证据排除和瑕疵证据补正为核心的程序性裁判,为侦查机关出具书面说明材料的适用设定了较大空间,悖离直接言辞原则,存在明显的正当性瑕疵。但侦查说明的适用,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两种理念存在激烈的矛盾。就此,有必要根据程序性裁判的不同证明方式,试求形成侦查说明从底限规范性到精密规范性的多层级规范性阶梯,进而确立其审查与排除规则。借此,以精密的形式性规则,弥补侦查说明的公正性瑕疵,弥合其理论正当性与实践合理性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86.
关于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法学界及实务界一直有争议。传统上我国一直是重实体轻程序,这与法律应程序至上的原则不相符。我们决不能单纯照搬西方的唯程序论,更不能走重实体而轻程序的老路,要发展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87.
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开始实施。公安机关作为实施新刑诉法的重要主体,所处的内部和外部警务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复杂的警务环境下,公安机关实施新刑诉法,在人权保障、证据意识、证人权益和律师辩护权等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必须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8.
房地产税作为一种财产税,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本文从公平、效率的视角出发,对我国房地产税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客观、理性和系统的分析,就其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刑事见证制度是刑事侦查活动的监督机制之一,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与具体体现。然而,刑事诉讼法的最新修订及其司法解释并没有完成刑事见证制度构建与完善的任务,而对刑事见证人法律地位的明确以及资格的科学界定等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刑事见证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构建与我国法治水平相适应的刑事见证制度。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区别于其他学者的角度从诉讼程序的公平性、当事人的充分参与性和对尊严的充分尊重性三方面对诉讼程序的正义标准进行粗浅分析 ,从而提出公平、参与、尊严是诉讼程序获得正义的三个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