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严国戈 《人民论坛》2012,(17):106-108
在法治大背景下,舆论战不仅要遵循战争规律和舆论规律,还应契合法治精神。从法学视角透析舆论战,尤为必要。舆论战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舆论战中的表达自由与舆情控制、公众知情与信息保密、新闻真实与舆论欺骗三方面。只有秉承依法实施、兼顾公众权益、科学统筹的原则,调谐各范畴之间的内在冲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制胜舆论疆场。  相似文献   

2.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斩敌酋犹如破千军”。“舆论斩首”是舆论战的主要谋略战法。本文在考察古今中外战例的基础上,提出了舆论斩首的概念,阐述了舆论斩首的理论依据,分析了舆论斩首的主要致效因素,以及舆论斩首的防御和反击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楚新 《人民论坛》2023,(18):78-81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本文通过解读事件发生后两周的舆情数据,分析该事件舆情走势和传播特点,探寻事件背后折射的舆论失焦、舆论战博弈和信息操控等亟需关注的社会问题。此次事件的舆情演化需警惕舆论失焦导致的社会风险、日本利用舆论战“洗白”风险以及境外势力带偏舆论节奏等风险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舆论战全过程可分为平时舆论准备、转变期舆论交锋、战时舆论对抗、战后舆论较量等四个阶段。转变期指由和平状态向战争状态转变时舆论剧烈运动变化的时期。其持续时间从战争决心形成开始,到战争爆发为止。这一阶段舆论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战争的爆发与进程。通观伊拉克战争中转变期舆论运动及其规律,对我们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明确把组织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工作列入了"总政治部的主要职责",但根据总政治部编制及职责,总政宣传部负责全军的舆论战工作,总政联络部负责全军的心理战工作,总政军事法院负责全军的法律战工作,总部没有统一的"三战"领导指挥部门,笔者建议应将总政联络部改为总政政治攻势部,简称总政政攻部,抽调相关开展舆论战和法律战专业力量,主要担负我军对敌开展政治攻势任务,统一领导"三战"一体化作战与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处置大规模突发事件的战例表明,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在处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虽然各级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高度重视.但仍存在机关研究不多、基层针对性训练不够、官兵不懂不会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部队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训练质量和作战功能的发挥.要发挥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效能.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舆论战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专业性强.地位作用特殊.打好舆论战需要以专门的人才队伍作保证.这是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对舆论战力量建设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军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舆论战教育训练起步较晚.舆论作战理论相对滞后.官兵对舆论作战知识了解不多.对舆论战研究课题相对陌生.能够深入开展舆论战理论研究的专业型人才不足.平时能熟练指导和组织部队开展舆论战教育训练、战时能指挥部队开展舆论战的主力型人才严重缺乏.部队普遍缺少真懂、会抓、能教的舆论战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舆论战效能发挥问题是目前舆论战理论研究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从主体认知的角度看,舆论战效能发挥可以视为一种意义文本的生成、流通与接受过程。只有深入探讨舆论战效能发挥的作用机制,分析舆论战意义文本的构建与选择方式,才能寻求一种更为系统有效的舆论传播模式,为舆论战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关注精确舆情认知提升攻心作战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心为上"是军事斗争的一大致胜规律.面对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快速演进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复杂斗争,我军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方面应重视利用全球化时代的媒体网络信息资源,大力加强数字化的舆论情势认知信息平台的建设,以理念先进的高新技术手段,驾驭数量庞大、内容庞多、背景庞杂的精确舆情信息,大幅度提升军队攻心作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条件下新闻舆论战的内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条件下新闻舆论战的内涵有四:一是信息传播流量、信息传播手段、信息传播平台的非对称性抗衡;二是舆论战在战略谋划、战役组织、战术进攻等多个层次的整体较量;三是传媒武器在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对抗;四是新闻舆论管控手段在军事保密与舆论引导中的软硬交锋。国际化传播环境的变化,大众传媒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作战样式的创新,都使高技术条件下的新闻舆论战具有了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战争按时间可划分为扼制战争阶段、战前准备阶段、战争实施阶段、战争结束阶段。科学构建信息化战争中我军舆论战战法,需要将信息化战争各阶段舆论战的“重心”细化为各种具体任务,针对每个任务提出相关战法。  相似文献   

12.
李勇 《青年论坛》2009,(4):91-95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民意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在西方“被统治者同意”法治理念的影响下,民意在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新的理念和表达形式。民意之“意”的形成过程、方式、“民”在表达“意”时其自身的主观状态以及其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关系到其是否有自我指涉的能力并付诸实践从而使得民意总是正确的。民意之“民”一定要有理性且能充分地占有事件相关的材料。民意在当下中国自然处于一种相对道德优势的地位,在建设法治国的背景下,这样一个事实需要通过建制性途径获得合法性。相应的建制化表达途径的缺乏,导致了公民与市民社会的诉求只能通过非建制性的途径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3.
“嵌入媒体”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首创的一种舆论战战法。根据这一战法,在战争与媒体的关系上,军队不再使用堵截的思维来控制媒体,而是采取一种合作的方式来影响媒体,通过一种开放的“互利”方式,成功地设定媒体的议程。  相似文献   

14.
论战时舆论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动员在战争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其他战争动员样式相比,舆论动员是一种精神动员、信息动员、公众动员和媒体动员,是实现战时快速动员的基本保证,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战时舆论动员范式。其中,对战时舆论动员基本原则的范式认知主要包括:军事斗争谋略与舆论宣传思想高度统一,政治斗争规律与舆论宣传规律高度统一,舆论宣传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高度统一;对战时舆论动员基本路径的范式认知主要包括:争取一切力量扩大舆论阵地,整合新闻资源形成舆论强势,运用典型示范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在信息发布的领域不再一者独大,自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催化推动作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的网络舆论,具有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化、匿名性,形成高速性,传播互动性、互文性的特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内容往往较为敏感,部分网民的观点容易夹杂着宣泄的心理,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涉警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独特之处,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发生之后,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快"、"准"、"狠"三大原则和策略;找准时机进行议题的设置与置换;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技术队伍,对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进行技术引导。  相似文献   

16.
警察临战公共关系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警察临战案(事)件的处王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在警察组织内外形成有利于组织的公众舆论氛围。这就要求警察临战公关人员充分了解临战舆论的形成过程,加强临战舆论意识的培养,根据临战环境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关活动,始终把握临战舆论控制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丁瑜 《中国发展》2011,14(4):50-53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舆论规模及影响日益增强,成为非常活跃的公共话语空间。该文简要归纳了网络舆论的形式与特征,并通过对网络舆论的独特性分析,指出网络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以公安视角为切入点,探索微博环境下以新技术应对新技术引导舆情面临的挑战以及迅速发展的"官博"在规模与作用、个例与整体间矛盾突出,后继发展乏力的困境。就当前处置网络突发事件和涉警舆论实践中暴露出的引导语言缺位、引导话语无力、引导力量单薄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突破困境的具体对策:在方针原则层面,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和理性包容;在引导策略层面,要及时应对、反客为主,理性平和、坦诚沟通,把控风向,引领舆论,密切协同、合力发声;在方法手段层面,要加强微博平台建设、完善微博舆情监测、创新舆情引导手段、培养引导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9.
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必须积极深入研究各种交流手段,将禁毒相关知识以各种途径传递到不同类型公众身边,并及时回应各类舆情,以交流互动的形式解决各类公众存在的疑点,最终将公众的思想引领到健康的轨道上来,高度重视和加强禁毒舆论引导工作,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第一时间抢占舆论阵地最高点,把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得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种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产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当前应在剖析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原因的基础上,直面政府及其官员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的诸多困境,着力探寻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