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宏观视阈看,商标法属于竞争法的体系范畴,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一样都体现了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商标权益在内容上涵盖商标专用权与商标利益,从维护我国注册制的权威以及有利于制度的可操作性而言,对于权利和利益在法律保护的路径上应有所区别。将商标权益区分为商标专用权与商标利益分别由《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使《商标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与其他民事法律,包括《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形成较强的逻辑自洽性,同时,也使商标法作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别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制止利用商标而进行的不正当竞争方面彼此分工,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商标法》将保护对象扩大到未注册驰名商标,但对其保护还远远不够。各国立法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中扮演了重要的辅助角色。只有这两部法律相辅相成才构成较完整的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救济机制。本文在论述我国《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未注册驰名商标提供的法律救济的基础上,尝试对其中不足之处略作评议,以抛砖引玉,期待理论和实务上作出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朱冬  张玲 《知识产权》2023,(1):50-68
依据《商标法》第58条,将他人商标用作字号使用类纠纷,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这样处理导致适用法律依据不一致、规则虚置、诱发规范体系紊乱等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路径的确立,源于对被告字号使用行为性质、权利冲突定性、规范路径界分基点以及综合考量法优势的误读。基于民事侵权认定一般原理,借鉴域外立法例,《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商业标志纠纷的界分基点,应当是原告的权利客体,而非被告的行为方式。字号使用类纠纷的重点在于“使用他人商标”,属于商标侵权纠纷,因此应当回归《商标法》调整。  相似文献   

4.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曹士新从《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施行实施情况看,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执法的交叉竞合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颁行前后,国家陆续颁布了《产品质量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采用的是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模式。在司法保护中,一方面权利人可以依据《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民事法律,对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即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2004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市场竞争和制止不正当竞争。我国在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过程中,已颁布的《商标法》、《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经济合同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价格管理条例》、《企业破产法》和《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等法规中,对商品经济中的某些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作了禁止性的规定。江西、上海、武汉等省、市也颁布了地方性制止不正当竞争的试行办法。这对于维护市场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可分为知识产权法典模式、商业标识法模式、商标法模式、商标法基础上的扩充模式、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融合体模式。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应基于中国立法的现实基础和目标取向进行选择,以主导式法律模式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法律模式。我国应以《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为契机,在现行《商标法》基础上整合成《商标和其他标识法》,以此作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主导式法律。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电子知识产权》2008,(3):66-66
为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张耕我国的假冒注册商标法犯罪行为十分猖獗,仅假冒“红塔山”香烟就导致国家一年减少税收57亿多元人民币。为有效扼制这类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及时修订了《商标法》,并颁发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1.
蔡慧永 《法学杂志》2018,(3):100-106
图书书名的精炼和高度概括使其难以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商标法》保护的可行性探讨就势在必行。首先,在明确图书分类的基础上对所需要讨论的范围进行限定,并就图书书名的功能展开分析。其次,图书书名能否获得商标法意义上的保护和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权属于硬币的两面,正确分析和划定二者之间的范围和界限,决定了图书书名在商标法意义上保护的可行性。最后,国外相关的立法例为图书书名商标法意义上的保护提供了反证,故适用《商标法》对其进行规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而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书名的可行性论证填补了这一权利保护的漏洞,并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声音在保护商誉方面虽然远滞后于文字或图形,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商品或服务的标识,为此很多国家还专门作出有关“声音商标”的规定.我国现已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增设了有关声音商标的规定,可以预见,声音标识也将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参考相关国外对声音商标的规定,我国《商标法》也应进一步明确声音标识的表现形式及相关立法规范,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有必要增设对仿冒声音标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3.
域名权和商标权的权利冲突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美云 《行政与法》2004,(7):104-106
随着网络在商业领域运用的逐渐普遍和深入,以及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大量的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的行为,此类行为在恶意抢注的情形下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此类权利冲突纠纷应区别驰名商标和普通商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别给予法律救济,同时为避免类似权利冲突的产生应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日臻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的与之日俱增,企业也愈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期冀通过更加完善的法律来保障自身权益。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颁布、修订与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部法律,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对知识产权予以保护的法律体系,较好地保护了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合理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主体方面的界定范围狭窄等弊端,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就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因此,本文立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保护的不足,找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缺乏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条款、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涵盖不全以及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限定过于狭窄、缺乏兼备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执法机关等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加以完善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作用,实现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巨大成绩.在取得成绩的诸多因素中,1982年《商标法》的贯彻实施无疑是一个重要条件.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商标法》在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例如,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商标的保护已提上日程;驰名商标的保护和在商标注册管理工作中如何防止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联合商标和防护商标也待立法确认,等等.因此,有关部门正在对《商标法》进行修改.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意见,供立法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修改以中国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时代大背景,因此,我们应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具体而言,应当涤除计划经济的理念和制度,删除《商标法》中"加强商标管理"的立法宗旨,将《商标法》调整对象从"注册商标法律关系"回归到"商标法律关系",重构《商标法》中的商标利益平衡机制,从而推动我国《商标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裁判摘要】在既没有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又没有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下,行为人运用自己在原用人单位学习的知识、技能为其他与原单位存在竞争关系的单位服务的,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直接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原用人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主张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何鹏 《河北法学》2001,19(6):153-154
对计算机软件,单纯用某个传统法律方式已难以做到全面保护,单靠《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调整手段对软件进行保护也日显薄弱和不足.完善诸法,综合运用,才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商标功能的发展与市场竞争密不可分。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一直是学术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在当今权利客体日益新兴化,对二者关系的厘清以及权利救济的边际的认定愈加重要。学术界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学说,例如补充说、平行关系说以及一般法与特别法说。本文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之间的关系有重合有分离,其相互补充。反不正当竞争法能够在商标权无法根据商标法予以救济时给予适当和及时的补充保护。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商标法》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和第二含义商标保护的有关规定, “怕上火广告语案”中原告的商标权保护请求无法成立.法院判决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的规定存在问题;法院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一般条款的规定,既不满足该条适用的前提预设,又因判决未对“公认的商业道德”予以充分释明而存在技术上的瑕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