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刚 《法学杂志》2012,(9):120-124
联合国宪章为安理会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强制行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提供了隐含的法律依据,如果国际恐怖主义达到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程度,安理会就可以采取包括动武在内的强制行动介入反恐斗争。事实上,安理会已多次采取强制行动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从法理方面分析,安理会可以授权以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与人权的国际保护并不矛盾;而保护人权,正是反恐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2.
《法学杂志》2012,33(9)
联合国宪章为安理会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强制行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提供了隐含的法律依据,如果国际恐怖主义达到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程度,安理会就可以采取包括动武在内的强制行动介入反恐斗争。事实上,安理会已多次采取强制行动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从法理方面分析,安理会可以授权以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与人权的国际保护并不矛盾;而保护人权,正是反恐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3.
引言 当前,世界反恐形势日趋严峻,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ISIS组织成为新的恐怖主义热点问题。我国的反恐形势也较为紧张。在各国加强反恐的同时,联合国第59届大会在2004年A/59/514号文件“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中,呼吁各国“确保有一个涵盖这个问题的所有方面的全面法律框架”,“申明各国必须确保一切为反恐采取的措施均符合其根据国际法承担的义务并应依照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权法、难民法和人道主义法制定这种措施”。  相似文献   

4.
“9.1 1”事件震惊了全世界。“9.1 1”后 ,为防止恐怖主义活动 ,各国都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 ,加强了反恐的措施和力度。这些措施对于有效地防范恐怖主义活动 ,起到了有益的和有效的作用 ,但同时 ,也遭致一些来自人权方面的指责 ,认为有些措施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在反恐中 ,如何既有效地打击和防范恐怖主义活动 ;同时又不致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这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9·11”袭击、别斯兰人质事件、伦敦地铁爆炸案……频繁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种种恐怖活动经常成为新闻媒体的头条,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震撼着公众的心灵。作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问题,反恐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近年来各国反恐行动的逐步深入,反恐中的人权保障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活动是一种严重侵犯人权和自由的犯罪行为,一切针对恐怖主义的打击行动在人道和秩序层面上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是,反恐立法及措施只是手段,人权保护才是打击恐怖主义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人权的框架内打击恐怖主义。这才是解决恐怖主义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的概念、特征及反恐立法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恐怖主义犯罪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其造成的危害之烈,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严密法网以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各国共同的选择。我国政府同样高度关注反恐问题,然而,在我国,目前有关反恐法律制度建设仍然很不完善,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不够深入。不久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联合举办了“反恐立法问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反恐怖犯罪立法如何完善、反恐怖犯罪中的人权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征得作者同意刊发几位专家学者的专题发言,同时刊发本刊记者关于此次学术会议的综述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近年,出于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的需要,形成了国际金融反恐法律机制。该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与公民金融隐私权、个人信息权以及无罪推定原则、比例原则等产生了一定的张力。在加强金融反恐法律机制的同时,我国仍需要健全金融反恐法律体系,调整金融反恐执法机构职能,加强金融反恐措施侵害个人权利时的法律保障,完善金融反恐法律机制,实现反恐怖主义与人权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中国反恐法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反恐法制还存在立法格局不科学、反恐原则缺失、基础概念不明确、刑法反恐重心偏移、反恐程序立法空白、人权保护不力和执法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我国应构建"以宪法为依据,以反恐怖法为主导,诸法配合"的反恐立法新格局,确立法治和人权、标本兼治、国际合作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等反恐基本原则,厘清恐怖主义基础概念,在刑法中增设恐怖行为罪、明确规定特殊的反恐程序、加强反恐中的人权保护并不断完善反恐执法体系,推动反恐领域国际法制与中国法制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遇袭事件,再一次使大众聚焦于恐怖主义.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恐怖主义犯罪具有国际性、组织性、犯罪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在恐怖主义犯罪发生时,国际社会通常显得措手不及.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以及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如今,反恐问题已经不是涉及一个国家或单独地区的问题了,那么,该如何构建一个合作机制来共同对抗恐怖主义犯罪?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11.
英国反恐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邈 《时代法学》2009,7(5):106-111
英国自20世纪初期就存在反恐立法的雏形,后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专门的反恐法。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反恐立法,极大地改善了反恐怖斗争的法律环境。然而,随着恐怖主义态势的变化,英国反恐立法也面临着社会防卫与人权保障的抉择。  相似文献   

12.
司法的关键是程序的正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程序属于司法的程序,不能因为强调其特殊性,而无视其一般程序价值,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程序也必须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要求。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践中之所以会发生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关国家的反恐立法、司法忽视了程序正义。本文以美国反恐立法实践为例,阐述了程序正义在司法中的重要价值,并从美国的反恐立法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教训,为我国反恐立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技术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犯罪案件的侦查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复杂性和保密性等特征,证据收集的难度远大于普通刑事案件。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各国都在研究如何通过修改法律,强化反恐侦查权,赋予侦查机关反恐特别侦查措施,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14.
袁方 《中国法律》2010,(5):37-37,97-99
自从“9.11”袭击之后,反恐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问题。国家安全成为一顼至上的公共利益,很多国家采取了新的反恐措施,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全球性的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致使很多政府采取了过激的措施来打击恐怖主义,损害了值得珍惜的价值准则和人权。恐怖主义对人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一些不必要的、激烈的反恐措施亦将人权置于危险境地,其产生的负面结果之一即为——借国家安全之名削减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的威胁不仅渗透在政治领域,而且渐渐危及国际奥林匹克领域。如何在反恐的同时,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保护。本文仅从国际法的相关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继美国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日益猖獗,此种犯罪不仅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同时也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从法律层面上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研究也是急迫的。本文拟就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特征、犯罪分类以及各国反恐法律对策和中国反恐法律对策及其立法不足并且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进一步肆虐,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研究,然而关于反恐之恐的界定在学界争议颇多,本文旨在解读反恐,以期为深化反恐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刘梦 《法制与社会》2013,(21):163-164
国际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社会在反恐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自卫权是反抗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新时期下恐怖主义呈现新的发展特点,自卫权于今日的行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部分规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剖析反恐与自卫权之间的联系与牵制关系,解读联合国宪章等相关法律规范深入探讨反恐对国家自卫权的挑战与发展,可以推进国际反恐斗争良性实施,从而最终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  相似文献   

19.
巴黎恐怖袭击等事件的爆发,反映了ISIS等恐怖主义组织随着经济、政治、军事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扩大而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此情况下,各国势必会采取国际合作反恐的形式共同对抗国际恐怖主义。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与国家主权原则产生冲突。对此,本文认为国际社会应当订立统一的国际立法,并在各国国内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70年代起,联合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国际反恐公约和安理会决议,从而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全球反恐法律框架。由联合国主导国际反恐合作有利于保持各国利益的平衡,有利于引领各国反恐立法的完善与衔接,实现对恐怖主义的标本兼治。因此,各国应在联合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反恐斗争,并通过国内立法贯彻其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