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旧时天津九国租界位于海河两岸,分别按各自国家的风格特色建起数千幢洋楼,留下大批建筑艺术精华。这种城市景观被称为小洋楼文化,成为天津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因名居林立、洋楼散布、氛围幽静,使天津五大道街区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知古方鉴今,开掘为传承。对天津小洋楼文化进行宏观审视,对于鉴古知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的近代转型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为起点,而是以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与湖南维新运动的兴起为开端。其标志是从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时代和社会的近代化特色。但是在从1840年开始为湖湘文化的近代化转型积蓄力量以及1895年湖湘文化开始实现从传统向近代化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社会与文化的变革彻底扭转了湖南区域文化在古代和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而其最突出的表征就是湖南近代出现了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五大人才群体。他们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大局以及近代湖湘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也反映出近代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塑造现代市民文化精神是实现天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通过评价可知,天津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京畿地位的确定,基本形成了重义轻利、勤劳敏思、乐于助人、安于现状的市民精神,但缺乏竞争意识:天津市民的文化素质在世界上仅处于下中等发展水平,这与天津未来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不相称。因此,天津要从发展经济入手,提高教育水平,加快城市文化建设,建立高品位的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加速推广文化、科技知识,使天津市民的文化素质尽快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4.
要考察移民对于近代天津的影响,就不能仅仅是将移民看作是均质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还要研究他们分属于那些不同类型,对近代天津的发展又做了哪些不同的贡献;在结构上、文化精神上近代天津的移民具有哪些特点,以致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方向与速度。第一种移民类型——农民近  相似文献   

5.
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根。青岛近代工商文化是青岛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城市的现代化独特历史使青岛近代工商文化中西合璧,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质朴实干精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及诚信精神和社会担当的道义。青岛近代工商文化对青岛的今天与明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津方言是我国语言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竞争力。天津话生动形象、含蓄质朴、感情深厚、贴近生活,成为天津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有力工具。在构筑天津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文章就天津方言的语音特点、文化特质和幽默情怀、普通话和方言应和谐共处等四个方面,比较全面而深入地阐释了天津方言与天津城市性格互为表里的关系,对于广大读者整体把握天津方言的文化特点及天津城市性格,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组织制度和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 ,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过程 ,也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中国新文化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发展南宁城市文化,必须发掘文化底蕴,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魅力,塑造城市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弘扬城市个性;建设文化名城;打造“中国绿城”,涵养生态文化;培养商业精神,发展商贸文化;强化道德建设,拓展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9.
古代南京城市文化形成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先秦到六朝是它的奠基期,初步形成了南京城市文化与精神框架;隋唐至两宋是它的深入发展期,出现了独特的诗人政治家群体和商业文化;明清时期,南京作为东南重镇,市民文化蓬勃发展,城市商业和文艺活动兴盛,古代的南京城市文化逐渐成熟且形成了体系。到了近代,南京城市文化经历了现代转换,完成了从古代农商文明向现代工商文明的转型。由此,南京城市文化形成了自六朝以来的诗意审美文化、日常市井文化和海纳百川的开放性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代晚清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文化教育也面临深刻的变革和时代转型,即由传统文化教育向现代文化教育转轨。"中体西用"文化教育观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近代晚清文化教育转型的全过程,这对近代晚清文化教育实践的发展、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制度的确立以及现代中国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天津漕运文化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漕运历史悠久,天津城市聚落就是伴随漕运而逐渐形成的。明清两代是运河发展的鼎盛期,也是天津城市同步发展的黄金期。漕运文化对天津的妈祖文化以及方言、饮食和文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的自然特征、人文景观、历史传承,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寻找一个城市文化的主题,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天水五大文化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等各方面的系统梳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以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基点,得出天水城市文化的主题为"中华始祖城",是比较合乎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增长方式转变的空前压力,广东提出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战略转变,广州被定位为中国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2010年广州亚运的举行,这些都是广州当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在此新形势下,广州城市文化发展可以在商贸文化中心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定位为文化资源整合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创意文化中心。基于这一新定位,可以按照重整没落产业、做大做强强势产业、培育潜在增长产业总体思路,以亚运会举办为契机,大力发展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广州在文化强省建设与珠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作为浙商重要代表的宁波商人,以上海为大本营,商业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从明末清初开始,宁波商人就"违禁"入海往来于山东、辽东等地。随着中国近代商业的发展,富有开创精神的宁波商人在山东日益活跃,他们在烟台、青岛、济南等城市经营工业、商贸、金融,在赚取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为山东近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妈祖文化在中国北方的传播中心,要算是渤海湾的明珠天津了,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漕运兴盛的元代至元年间,泰定三年又由朝廷下令重新敕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钱穆从文化的角度探询现代中国的出路,回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文化危机。他从历史研究入手,对中西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未来命运做了比较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引领力、凝聚力、创新力和传播力.要提高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助推力,首先要明确大学文化助推城市文化的作用主体、作用媒介以及作用途径.大学文化只有增强自身的内生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才能承担起引领、凝聚、创新和传播城市文化的重任,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角度试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到了近代却渐渐沦为历史的落伍者。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此展开分析,认为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之一在于中国古代文化未能及早向近代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文化建设是五大建设之一,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五大改革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全会最大的亮点即“五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具体到文化建设方面体现了几个创新和亮点。  相似文献   

20.
1898年德国占领青岛,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大建港口和铁路,施行有效的土地政策,加强交通、照明和排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把青岛建成模范殖民地,德占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如发行报刊、发展教育和建立现代通讯设施等,促进青岛城市文化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型。综合考察发现青岛文化转型有着自己的特点:西方文化成为德占时期青岛的主流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速度相对较快;海洋文化特色较为鲜明等,这对以后青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