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物证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痕迹检验技术、微量物证技术、生物物证检验技术等的应用最为普遍。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包括对轮胎印痕、擦划碰撞痕迹、整体分离痕迹等的检验鉴定;微量物证技术的应用包括对纤维、油漆、玻璃、橡胶、泥土等的检验鉴定;生物物证检验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尸体、伤痕、血痕、体液、毛发等的检验,以认定人身。物证鉴定技术对案件的侦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安物证技术、物证鉴定改革势在必行。要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物证技术鉴定;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加强物证技术鉴定队伍建设;增加投资,加强物证技术鉴定装备建设等措施,保障物证技术鉴定的质量,促进物证技术鉴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物证技术上升为一门学科才十来年,物证作为该学科的最基本概念,目前关于物证概念所下的定义尚有一些欠缺.本文结合已经成熟的证据学中物证概念,对物证技术学中的物证概念重新下了定义,并明确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微量物证是指那些在案件现场量小体微、不易被注意、但却能反映作案人相关信息的物证。随着犯罪技术的提高,微量物证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我国对微量物证的研究起步较晚, 对犯罪现场的微量物证还没有充分的利用。为能有效利用微量物证,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技术上深入研究、方法上规范操作,并使现场勘查人员得到足够的培训,使之掌握常见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基层公安部门从犯罪现场提取到的物证在保真、保全管理上存在的诸多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和不科学做法。必须解决物证管理缺陷,使物证不被丢失、污染和损坏。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发展促进物证检验技术进步,突破了物证检验的瓶颈,大大拓宽了物证检验的范围。大力推进物证检验工作思维创新,促进物证检验工作方式的转变,应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物证检验分析的模式,向多元检验分析、综合检验分析模式转变,围绕着物证的来源背景、时空变化等信息进行深度的、综合性的检验,将检测到的所有物证信息进行研判,结合案情和现场情况,对物证信息进行综合应用。这样才能为案件的侦查和诉讼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证据信息。  相似文献   

7.
物证鉴定在诉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造成了现在物证鉴定管理的混乱局面。从而影响了物证鉴定的证据性、科学性和中立性,影响了物证鉴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建设的稳定性,也影响了物证鉴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物证鉴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对物证鉴定机构的设置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物证鉴定人的资格认定制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DNA分析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首次应用,标志着法医物证检验技术新纪元的开始,实现了物证检验从否定到认定的飞跃。近年来,随着DNA分析技术尤其是微量物证检验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办案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办案单位对该项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强、对生物物证的检出率的要求愈来愈  相似文献   

9.
物证的收集是物证发挥证明作用的前提.物证的合法性实质上就是物证收集的合法性,它与具体的诉讼制度有关,并经由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对物证以及物证鉴定中不可或缺的物证比对样本的收集以宽严相济的法律来规范,既有利于保障人权,也有利于案件的最终处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法制的进步,微量物证的检验鉴定结论在侦察破案和法庭审判中的证据作用更加举足轻重。实践中,多数刑事技术人员对微量物证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文中对微量物证概念中的量进行了界定,结合刑事技术工作实际对微量物证的特点及分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信息理论蓬勃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将信息理论引进刑事侦查领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以物证信息为核心,结合信息理论的知识,从物证信息的逻辑起点、物证信息的生成、物证信息的核心基础、物证信息的读取、物证信息的结构及表达形式以及物证信息损耗几个方面对物证信息理论加以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中, 无论是车辆与车辆之间还是车辆与人之间以及其他物证之间,只要曾经接触过, 就会在双方客体上留下痕迹,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物证,特别是现场不易发觉的微量物证,将会大大提高交通事故办案效率及定性定责的准确率.本文从微量物证的特点入手,详细阐述了微量物证的种类及提取方法,并结合现实案例,论述了微量物证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物证技术科学的继续发展应当立足于对其理性因素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其非理性因素的克服。物证技术理性的三大构成,即证明方式变革、基础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是物证信息调控理论提出的基础。这种理论可用以分析物证技术在现场勘查的认知模式、操作程式及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进而为克服这些非理性因素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物证在公安司法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公安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对物证的发现、识别、提取、保管和运用等方面的工作与现代刑事司法标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必须加强公安民警物证保全意识,掌握对物证的发现、固定、保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微量物证概念的界定是研究微量物证的逻辑起点,也是进一步认识其诉讼价值的关键。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微量物证的诉讼价值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更好地实现微量物证的诉讼价值有赖于微量物证鉴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相关仪器的配备与维护,以及微量物证数据库和样品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司法体制改芋的深入,物证在公安司法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公安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对物证的发现、识别、提取、保管和运用等方面的工作与现代刑事司法标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必须加强公安民警物证保全意识,掌握对物证的发现、固定、保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7.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损害物证鉴定结论质量甚至造成错误的鉴定结论。物证污染可能发生在犯罪现场或实验室,采取适当的污染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物证污染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监测和发现物证污染可以将污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物证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特点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出综合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来对物证进行智能化识别、登记、使用、监控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RFID与Zigbee相结合的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实现自动获取、管理物证实时可控的状态信息,防止物证被盗或丢失,提高管理和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场微量物证作为一门新兴的刑事科学技术,已经由开始时的种类检验逐步走向了个体认定。我们侦技人员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树立常规痕迹物证的危机意识,注重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攻关。观念上要不断转变,努力提高使用微量物证链锁间接证据的能力,在侦查破案中共同开创现场微量物证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微量物证提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物证是刑事案件、交通案件中常见的一类物证,在发现、提取过程中我们除了遵循微量物证提取的基本原则以外,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物证存在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对物证进行提取,在承载物上寻找、发现、定位和分离待检样品,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