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和大学英语的四六级统考有力地推动了公安专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我们江苏公安专科学校1993年正式启用大学英语教材并于次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四级英语统考。如何做好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呢?我认为我们在以教学大纲为准绳的同时,还要从公安专科院校的实际出发。公安专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这样一些实际情况:(1).公安专科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起步较迟。(2)大部分学生来源于省内农村,英语的综合水平相对来说较差。来自农村的学员几乎没有接受过听力训练。(3)各专,业学员需在不同的时…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8年组织86级本科学员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以来,成绩逐年上升,一次性通过率由最初的44.6%上升到91.8%,尤其近三年的成绩稳定在90%左右,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组织好军校学员四级英语考试,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的、合格军队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适应新形势,主动迎接新的挑战 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是国家教委统一组织、衡量全国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这项考试标准统一,客观公正,组织严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因此,国家教委和全国高校将统考的通过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一种沟通交流与信息传递的工具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衡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对于很多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是个不小的挑战。笔者根据当前四级考试的现状,结合自己讲授四级考试的经验,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一些技巧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训练,也能提高英语水平,顺利通过考试。  相似文献   

4.
李立文  王淑琴 《前沿》2012,(7):149-151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特定的项目,完成一系列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笔者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某些操作方法运用于独立学院"后四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旨在结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课程特点,探索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在"后四级"阶段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大学英语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从而为独立学院培养真正地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材受到大多数本、专科院校的青睐。国家教委于1986年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并制定出分级考试的规定,大大推动了我国的英语教学。许多本科院校要求生通过英语四级统考方可毕业,然而,这一标准对于大多数专科学生来说都是望尘莫及。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于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不明,再则是因为专科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通过四级统考方可毕业,因此,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专科英语教学也就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缺乏活力、丢之不可、教之获少的状况。鉴于这一情况,国家教委对专科院校的英语教学作了大胆的改革和…  相似文献   

6.
英语阅读能力是"五会"(听、说、读、写、译)技能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军校学员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强调听、说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把打牢本科学员的英语阅读基本功置于重要位置.全面提高学员的英语运用能力,要求认清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真实内涵和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和解决制约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略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既要重视传授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更要着眼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为提升学员的个体品质,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这就要求正确把握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组和考试委员会在2005年初制定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并于9月出版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试点考试样卷(以下简称考试样卷)。四级考试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不设及格线,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单。向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总分及单项分。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重,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1]。此方案和考试样卷的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对…  相似文献   

9.
<正>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0余年。其间,英语地位的变迁和我们对英语态度的变化,勾勒出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在他乡的经历,还有我们自己走向世界的脚步和轮廓。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省市开始"拿英语开刀"了。他们或下调高考英语分数权重,或提出"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对于这些"改革新举措",赞赏者有之,忧虑者亦有之。其实,你考或者不考,英语就在那里,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中国和中国人走向海外的必然选择之一。如果从1862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教授英语至今,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0余年。其间,英语地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0,(2):42-42
2000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将考核Word97的有关内容,停考Word6和Word7。为了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更好地考核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促进四级考试更大地发展,经专家论证,决定在不改变四级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前提下,从2000年起对四级考试的笔试试卷做适当凋整。  相似文献   

11.
历次四级考试成绩分析结果表明,完形填空的得分普遍较低。许多学生反映,完形填空部分是他们在CET一4中感到最棘手的一项。因此,研究完形填空的出题角度及题型特点,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及应试策略,对于提高四级考试整体成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共青团组织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引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经过对甘肃省6所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全面反映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现状,力图发现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促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探寻,以求更好的促进高校共青团学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困难。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充分体现辅导员的优势,发挥其积极作用,切实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深入开展,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警官院校学生工作面临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重大变化,网络的普及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对警官院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强化管理手段,将服务、管理与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两课"教学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态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两课"教学应适应形势的变化,主动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各样文化知识便利的同时,也给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客观审视与分析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和认真梳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扩大有利因素,剔除有害因素,充分运用新媒体创造性的开拓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型阵地、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和引导、建立健全媒体信息管控、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监督是当前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公安院校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完善警务化管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构建学生主体性警务化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公安工作新形势的高素质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8.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仍然没有完全摒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和形式仍有探索的空间。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的教育形式,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19.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 process of school inclusion often begins with a move from segregated settings into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s. School transitions can be stressful as students adjust to a new environ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djustment of 133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who moved from a school that served primaril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to 23 public schools in a large urban school district in the Midwest. These students and 111 of their teachers and other school staff rated the degree that students felt they belonged in their new schools and the quality of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s.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who experienced more positive and fewer negative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school staff had higher school belonging. Teachers accurately noted whether students felt they belonged in their new settings, but were not consistently able to identify student perceptions of negative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staff. Implications for inclusion and improving our educational system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20.
教育培养成本主体的转换,导致了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的形成。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在他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贫困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