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芪为补气之圣药,是中医临床常用之品,药用历史久远,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保护心血管与神经系统、抗肿瘤、护肝、降糖、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应以临床疗效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临床相关研究,以期加快黄芪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苦参素(mrine)是氧化苦参碱和极少量氧化槐果碱的混合物,是从豆科植物苦豆草(Sophoro alopecurdides L.)的种子苦豆子或豆科植物苦参(Sophoro flavescens Ait.)的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亦有明显的药理作用,笔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五子衍宗丸是补肾益精的经典方剂,临床使用历史悠久。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具有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应激、抗凋亡、调节自噬、增强免疫、抗衰老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涉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尤其是治疗少弱精子症、精液液化不良等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和肝脏损伤等。现代研究发现,栀子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环烯醚萜类、二萜类、黄酮类和有机酸酯类等。栀子苷是从栀子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栀子苷可恢复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化,减少炎症递质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胞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 GPR30)、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nAChR)、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s),γ-氨基丁酸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GABAR)和甘氨酸受体(glycine receptor, Glycine R)在学习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细胞膜受体可能是人参皂苷Rg1改善记忆的潜在靶点。人参皂苷Rg1通过激活上游的细胞膜受体、级联神经细胞钙调蛋白激酶Ⅱ、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等信号通路调节海马突触可塑性或促进突触再生,从而发挥改善学习记忆的功能。这些上游细胞膜受体均是人参皂苷Rg1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GLP)存在于灵芝属真菌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由肽多糖、葡聚糖、杂多糖等组成的混合物。葡聚糖中大部分为β葡聚糖,少数为α葡聚糖,而β葡聚糖是其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GLP药理活性广泛,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辐射、提高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笔拟对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复方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白平肺胶囊中人参皂苷Rg1与Rb1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elch Material In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其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0~10 min,81∶19;11~35 min,81∶19→71∶29;36~50 min,71∶29→50∶50);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 ℃。结果 人参皂苷Rg1、Rb1在0.16~2.40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 9(n=8);人参皂苷Rg1、Rb1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31%、98.55%(n=9);芪白平肺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b1的3批样品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平均含量分别为0.332、0.326、0.336 mg/g,人参皂苷Rb1平均含量分别为0.496、0.509、0.511 mg/g。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芪白平肺胶囊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芦根多糖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探讨可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C l4、花生油(1∶9)皮下注射13周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芦根多糖大剂量(420 mg/kg)、芦根多糖小剂量(210 mg/kg)连续灌胃9周。检测唾液酸(SA)、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摘取肝脏,电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芦根多糖大剂量可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和组织中MDA含量;芦根多糖小剂量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SA和MDA含量,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SH-Px及血清和组织中SOD活性。电镜下芦根多糖大、小剂量组对肝细胞都有保护作用。结论:芦根多糖大、小剂量均可保护肝细胞并有抗氧化作用,大剂量还可降低胶原含量。提示芦根多糖可通过抗氧化、保护肝细胞、抑制胶原沉积等途径来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桃红四物汤多糖的结构特征以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抗炎作用,为后续药效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桃红四物汤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桃红四物汤多糖的分子量,分析其单糖组成及红外吸收特征。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桃红四物汤组和尼莫地平组。给药7 d后采用Berderson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多糖中总糖的含量为75.25%,分子量为2.47×104Da,是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组成的杂多糖。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多糖的结构中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桃红四物汤多糖干预后,大鼠脑组织损伤得到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血清和脑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 桃红四物汤多糖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芦根多糖对四氯化碳(CCI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100ml/,LCCl4、花生油皮下注射13周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5周开始以芦根多糖大剂量(420mg/kg)、芦根多糖小剂量(210mg/kg)连续灌胃9周,检测肝功能(ALT、AST、A、STP)、摘取肝脏称质量,计算肝脏系数,光镜下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维多利亚蓝加丽春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芦根多糖大、小剂量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ST含量、芦根多糖小剂量能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A/C)比值。光镜可发现芦根多糖大、小剂量组都对肝纤维化和脂肪肝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芦根多糖大、小剂量均可不同程度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降低肝脂肪化程度,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稀有资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霍山石斛含有多糖类、氨基酸类、联苄类及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霍山石斛多糖。霍山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在保健、药用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今后应进一步研究霍山石斛多糖结构以及关联药效作用机制,以促进霍山石斛多糖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红车轴草(Trifolium pretense L.)为豆科车轴草属植物,又叫草原幸运草、紫花苜蓿、三叶草等[1],主要作为家畜和家禽的优良牧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红车轴草含有异黄酮、黄酮、香豆素、皂苷、微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其中异黄酮主要包括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大豆苷元、芒柄花素、染料木素等[1],因与雌激素结构相似而具有雌激素样作用[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牛膝的红外光谱和红外导数光谱并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为牛膝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对不同产地的牛膝药材进行鉴别,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牛膝的红外吸收峰主要在3289、2975、2890、1723、1630、1403、1321、1241、1018、927、814、773 cm-1附近,虽然不同产地牛膝所含化学成分具有相似性,但不同产地牛膝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相对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在二阶导数红外图谱的1800~800 cm-1波段中有更加明显差别,可以为其鉴别提供更准确的依据.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批次间相似度很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1723、1630、927、814、651 cm-1等处的吸收峰对区分不同产地牛膝药材的贡献较大,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的牛膝药材综合评分较高.结论 红外光谱法与二阶导数光谱相结合不仅可以提供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对其不同产地进行区分,实现对牛膝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五叶木通藤茎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分布积累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五叶木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五叶木通藤茎中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显色反应;以木通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作为活性成分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叶木通不同组织、不同直径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结果 五叶木通藤茎的次生维管组织所占比例与直径成正比,各组织中均有三萜皂苷类成分分布,活性成分在直径小于0.9 cm的藤茎中分布较多,主要集中在次生木质部、皮层及次生韧皮部。结论 五叶木通藤茎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可作为五叶木通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天冬中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为质量检测提供基础。方法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天冬中皂苷的含量,并比较菝葜皂苷元与薯蓣皂苷元对照品与天冬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及Box-Benhken响应面法设计天冬皂苷的超声提取实验,并对Box-Benhken响应面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薯蓣皂苷元的最大吸收波长与天冬样品最大吸收波长相近。响应面分析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8%,液料比为50 mL/g,超声时间为61 min。天冬皂苷的含量预测值为5.10%,验证试验的天冬皂苷含量的平均值为5.07%。结论 选择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可以较好地反映天冬皂苷含量水平。响应面法建立的天冬皂苷含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天冬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连粗多糖和带电量不同的黄连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二乙氨乙基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除蛋白后的黄连粗多糖,用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2,2-二苯基-1-苦味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分析法测定黄连粗多糖及纯化后带电量不同的多糖组分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可获得4种带电量不同的黄连多糖组分,且这4种组分和黄连粗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DPPH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带电量高的组分对不同抗氧化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清除作用。结论黄连多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和其带电量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热板实验及醋酸诱导小鼠扭体实验,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来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结果 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显著延长小鼠在热板上的舔足时间以及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明显降低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的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及脾指数(P<0.05);石油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诱导的炎症、热板和醋酸诱导的疼痛及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之部分指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以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潞党参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多糖含量。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潞党参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得潞党参中多糖含量为20.99%,平均收回率为99.03%,RSD=1.01%(n=3)。结论:潞党参中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参(panax ginsen C.A.meyer)是常见的补益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ginsenoside),按其在薄层色谱上RF值的大小,分别称为Ra、Rb、Rc......,共计20余种.近年来,大量学者致力于人参皂苷对神经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如通过神经生长因子引导鼠胚脊神经节体外培养模型,研究9种主要人参皂苷单体(Rb1、Rb3、Rd、Re、Rf、Rg1、Rg2、Rh1、Rh2)对脊髓神经元生长的影响,发现人参皂苷Rg1、Rb1、Re、Rf、Rh1可明显提高体外培养神经元的活力,具有促进周围神经轴突生长作用,而Rb3、Rd、Rg2、Rh2对脊髓神经元活力无明显影响[1].目前,多数实验也证实人参皂苷Rb1及Rg1是其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鉴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已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笔者就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希望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