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后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s)和固有层淋巴细胞 (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LPLs)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黄煎剂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给予腹部正中切开后缝合,不行胃切除,不给予肠内营养和芪黄煎剂;模型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芪黄煎剂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和芪黄煎剂,疗程1周。疗程结束后,分离出大鼠小肠黏膜IELs和LPLs,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IELs和LPLs的αβT细胞抗原受体 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αβT cell antigen receptor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 positive, αβTCR-CD3+) T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 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 CD8+) T淋巴细胞。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ELs中αβTCR-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煎剂组IEL 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或P<0.01)。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PLs中αβTCR-CD3+、CD4+、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煎剂组αβTCR-CD3+、CD4+ 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结论 芪黄煎剂能促进大鼠胃切除术后上皮内和固有层中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增殖,有利于胃切除手术应激后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调节和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上皮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谷氨酰胺组、芪黄煎剂组,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1 h复制IR模型,谷氨酰胺组和芪黄煎剂组大鼠分别管饲谷氨酰胺和芪黄煎剂3 d.取距回盲部2 cm以上的小肠组织约5 cm,经100 ml/L甲醛固定,标本4 μm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对各组大鼠肠黏膜完整性予以Chiu氏评分;测定并比较各组肠绒毛高度、绒毛隐窝深度、肠黏膜厚度、绒毛面积.结果:①Chiu氏评分:正常组最低(0分),IR组最高,芪黄煎剂组与谷氨酰胺组Chiu氏评分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芪黄煎剂组和谷氨酰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组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面积及肠黏膜厚度最大;与正常组比较,IR组上述指标显著减少;与IR组比较,芪黄煎剂组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面积显著增加(P<0.05).结论: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肠黏膜上皮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另经胃管注入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治疗,疗程为2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变化及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经72 h的治疗后,对照组AGI分级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AGI分级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AGI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WBC、hs-CRP、PCT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用泻热通腑法能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鼠胃切除术后小肠内滴注芪黄煎剂对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ucosal addressin cell adhension molecule-1,MAdCAM-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行腹部皮肤切开后缝合手术,模型组大鼠胃切除后给予肠内营养液能全素,芪黄煎剂组大鼠胃切除后先给予芪黄煎剂再滴注营养液能全素。连续给药7 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dCAM-1、ICAM-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荧光定量法检测MAdCAM-1、ICAM-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结中MAdCAM-1、ICAM-1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芪黄煎剂组大鼠PP结中MAdCAM-1、ICAM-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芪黄煎剂能增加肠黏膜效应部位MAdCAM-1、ICAM-1及其mRNA表达水平,改善胃切除术后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后Peyer结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黄煎剂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给予腹部正中切开后缝合,不行胃切除,手术后自由饮水进食,不给予肠内营养和芪黄煎剂;模型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芪黄煎剂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能全素和芪黄煎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味通腑汤联合肠内外营养对胃癌术后早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在术后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肠内外营养支持基础上给予加味通腑汤经鼻空肠营养管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7 d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total serum protein,TP)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腹胀、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PA、Alb、TP、Hb均较术前1 d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PA、Alb、TP、Hb均较术后3 d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PA、Alb、TP、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加味通腑汤小肠内滴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手术创伤后肠黏膜生物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肠内营养组,芪黄煎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胃切除术复制大鼠肠黏膜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术后自由饮水进食,不给予肠内营养液和中药;肠内营养组术后注射肠内营养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医药干预现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安徽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收治的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中医药干预起点、干预时间、干预策略以及患者的1、3年生存率,对患者信息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7%、48.8%。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根治手术、足疗程化学治疗、中医证型、中医药干预起点及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根治手术、足疗程化学治疗、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治疗及足疗程化学治疗是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寒型最为多见;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预测和预防肝癌的复发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9年1—12月上海长海医院中医科、介入科收治的109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原发性肝癌术后出现复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既往饮酒史与未出现复发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临床分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阳虚质、血瘀质进行入Cox回归模型。结论年龄、临床分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既往饮酒史是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阳虚质、血瘀质得分越高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通里中药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将要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对照组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9.0 g/L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7 d。手术前后分别观察:①细胞免疫功能: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②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和血内毒素水平(ET)。结果:①术后7 d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L-2显著升高,sIL-2R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自身术后7 d与术前1 d比较,IL-2、sIL-2R、IL-12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7 d上述指标虽然也有所恢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研究组术后5 dL/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无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明显升高(P<0.01)。③术后3d研究组血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术后3 d与自身术前1 d比较,ET无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术后3 d与术前1 d比较,ET显著升高(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采用健脾通里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及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将其分为中药暴露、无中药暴露两个队列。中药暴露组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辨证加减。观察性别、年龄、首次就诊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卡氏功能状态(Karnor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复发或转移、中药暴露等因素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对62例患者随访2年,与无中药暴露组比较,中药暴露组患者体质量和BMI显著升高(P<0.05),复发或转移率显著降低(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暴露、基线KPS评分、复发或转移、基线BMI是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为口服中药的优势人群,“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可增加或稳定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体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多学科协作时代评价中医干预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1年、3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观察相关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TNM分期、中医干预、中医干预时机及中药服用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TNM分期、中医干预、中药服用时间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NM分期是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以及中医干预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中医干预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且长时间中医干预有利于患者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创伤模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肠内营养组、中药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大鼠仅腹壁切开,未切除胃;其余两组采用胃切除手术方案建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术后正常饮食饮水,标准肠内营养组术后注射肠内营养液,中药组注射肠内营养液+中药煎剂。干预7 d后取材,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形态及其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测量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宽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in-1,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宽度显著减小(P<0.05),小肠组织中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与标准肠内营养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宽度显著增加(P<0.05),小肠组织中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 芪黄煎剂可以减轻胃切除术后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损伤,其作用机制与调节ZO-1、封闭蛋白、咬合蛋白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小柴胡汤联合心理干预对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FD)患者的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单盲抽样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SF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SFD患者的年龄、依从性、躯体形式障碍程度、疗程、心理干预频率、病程、职业、中医证型、治疗方式等资料进行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SFD患者的年龄、依从性、病程、躯体形式障碍严重程度、疗程、心理干预频率、中医证型、治疗方式与疗效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躯体障碍程度是影响小柴胡汤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SFD患者疗效的最大因素(OR=5.675,P<0.05).结论 小柴胡汤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有效,同时应关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SLE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狼疮生活质量(lupus quality of life,Lupus QOL)量表评分、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24 h尿蛋白(24 hour urine protein,24hUP)、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M、IgA及血清补体(complement,C)3、C4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NLR、24hUP、IgG、IgM、Ig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减少或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Lupus QOL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C3、C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增加或升高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SLE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