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10月23日,东盟第15届峰会在泰国华欣举行。东盟继2007年制定《东盟宪章》、2008年公布“东盟经济共同蓝图”、2009年3月出台“政治一安全共同体蓝图”和“社会一文化共同体蓝图”后,再次出台多项整合措施,但诸多迹象显示其困难增多,一体化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在东盟第13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各成员国正式签署《东盟宪章》。《东盟宪章》强调“在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问题上……通过一体化推广东盟身份认同,以增强东盟大家庭意识和建构东盟安全共同体”。由此可见,东盟构建安全共同体的整体思路是,通过东盟一体化构建东盟国家集体身份认同,通过构建东盟国家集体身份认同内化东盟诸国认知国家利益与地区利益,并共享地区和平观念,进而达到实现东盟安全共同体的目标。建构主义关于安全共同体形成的“三个层级”假定对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纵横》2009,(4):112-112
1日,为期两天的第14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海滨小城华欣闭幕。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以及作为共同体三大支柱的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相关文件。  相似文献   

4.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以2009年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为标志,可以说开始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定。然而,东南亚地区要真正实现这一构想,还将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从其内部看,有成员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及内部矛盾、对安全理念及共同威胁上的认知差异、武装力量难以协调合作、决策机制上弊端等因素;外部因素有: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其在东南亚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未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发展不可能是军事同盟,只能是以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及非传统安全为重点的合作,其过程必须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的一个多层次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5.
2021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COVID-19变异毒株持续蔓延,东盟各国暴发新一轮疫情,加之面临愈发紧迫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任重道远。东盟以“我们关心,我们准备,我们繁荣”为主题,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东盟共同体,努力协调解决缅甸危机,并在多领域加强可持续发展。展望2022年,东盟将以“东盟:共同应对挑战”为主题,维护东盟的内部团结,深化公共卫生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形势中的机遇与挑战,促进成员国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东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22年,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乌克兰危机升级,东盟面临一系列内外风险和挑战。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以“东盟:共同应对挑战”为主题,以推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建设为核心事项,继续致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构建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东盟共同体,维护东盟统一性和“中心性”。这一年,东盟多次派特使访问缅甸,积极推动缅甸和平进程。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成为第11个东盟成员国,实现东盟扩容。经济上基本克服疫情影响,重视旅游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加强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促进经济全面复苏。对外关系上积极应对大国博弈,进一步巩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将东盟与美国、印度的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成员国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努力构建以东盟为中心的外交网络。展望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将以“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为主题,聚焦东盟内部事务及经济增长中心两大方面,加强东盟能力和有效性、维护东盟的团结及东盟中心地位,促进东盟经济发展。东盟将共同应对国际形势中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东...  相似文献   

7.
1967年8月,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立.30年后的1997年,东盟提出构建共同体的战略愿景.2015年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正式建成,地区一体化迈出重要一步.东盟共同体建成是东盟成员国内部整合的必然结果,也是东盟应对地区安全威胁、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的机制保障.东盟共同体具有强烈的“东盟方式”特色,是一个与欧盟完全不同的一体化组织.本文试梳理东盟共同体建设的进程、动因,并对东盟共同体的前景作简要评估.  相似文献   

8.
东盟经济共同体——其概念、成本和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东盟经济共同体设想是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2002年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的。这是一个广域的经济共同体设想,但东盟各加盟国能否接受,还要看地区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时,各国如何判断该共同体所带来的利益和成本、收益和痛苦的程度。该设想的要点是加强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从这种意义上看,应该说处于根据1992年的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这一历史性决定而着手的东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延长线上。但是,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这一设想,就必须详细地描绘全面的经济蓝图。作为其最终目的的经济共同体必定会成为超越通过A…  相似文献   

9.
地区安全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体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是与政治共同体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指导,建立了一系列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促进地区稳定与安全发挥了相当独特的作用。然而,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原则的局限性影响了东亚和亚太安全共同体建设进程,使之仍停留在相当初级的建构阶段,未能对增进地区发展与繁荣提供足够有效的和平红利。中国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只有在继承和创新和平外交理念的过程中,在多方面采取理性而积极的外交政策和倡议,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行为体共同建构起亚太可持续安全共同体,才能塑造总体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士录 《东南亚》2007,(2):39-46
今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经过40年的发展,东盟已经从原来的6国发展成为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10国,GDP总额接近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1.3万亿美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国家集团。在2003年底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巴厘协定》,决定到2020年将东盟建设成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和文化共同体。目前,东盟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