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和内容 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新自由主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问世.1944年,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发表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新自由主义派声称,国家干预经济和调节分配的做法必将破坏公民的自由和扼杀人们的积极性.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新自由主义派提出的关于国家控制市场可能出现危险的警告得不到各国政要的响应.在此后长达20年期间,新自由主义派的观点始终未被西方国家统治集团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惠继红 《人民论坛》2012,(17):176-177
哈耶克、托克维尔都是自由主义思想者,但他们自由主义理论的侧重面不同,哈耶克是从自生自发的市场经济出发,主张一种自由的个人主义,这是原子式自由主义。托克维尔则通过对美国民主政体的考察认识到,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政治参与的责任,他主张一种共和式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3.
蒋永甫 《新东方》2014,(4):5-10
哈耶克是20世纪自由主义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其丰厚的著述中,《自由秩序原理》最能体现其原创性的自由理论。哈耶克主要从自由的内涵、自由的知识论基础和保障自由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阐释其现代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在理论上 ,新自由主义对自由作了积极的理解和限制 ;在实践上 ,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奉行国家干预政策 ,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其目标是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20世纪70年代 ,约翰·罗尔斯发表《正义论》 ,标志着新自由主义达到一个高峰。但实际上 ,在此之前 ,格林、哈耶克、霍布豪斯等人提出的政治哲学已经代表了战后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兴。一、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观正如古典自由主义包含了纷繁复杂的学说一样 ,新自由主义也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 ,在对待正义、权利、秩序等重大…  相似文献   

5.
梁誉  王磊 《理论月刊》2015,(1):139-142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以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为主轴的三大社会福利思潮。自由主义福利思潮崇尚个人自由与市场机制,认为政府的作用必须是边际性的;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潮主张国家保障,断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公平和正义;社会改良主义福利思潮则秉承平均主义与国家的福利责任。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能力建设"、"机会平等"、"积极福利"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投资理念悄然兴起,使西方福利思潮又迎来了新的转身。  相似文献   

6.
论哈耶克法治观的本体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耶克认为 ,自由需要法治的根本保障。而哈耶克所理解的法治从性质上看是一种自由主义的、进化论的、普通法传统的法治。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其无知的知识观、有限的理性观和自由的价值观之上的  相似文献   

7.
文炳勋 《湖湘论坛》2005,18(6):59-61
新干预主义经济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辩论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新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其基本观点与政策主张是:主张国家调控经济,推崇国家适度干预主义,反对自由放任和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公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宣扬“看得见的手”起作用,反对私人垄断,主张建立“混合经济”;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美国主宰世界经济贸易;主张福利社会化,强调福利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和社会来承担。  相似文献   

8.
"起点平等"VS"结果平等":古典自由主义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中,从亚当·斯密为先导和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发展出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流派。我们可以粗略地勾画出亚当·斯密———威廉·洪堡———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米瑟斯、哈耶克、弗里德曼这样一个“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流派的发展主线。概言之,古典自由主义学说都承认人性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认可社会进步的基本物质性、相信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中道德和经济进步的同步性、主张万民主义(世界主义)、反对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管制。如果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认可了个人利己和物质进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紧紧围绕着哈耶克的论述展开对其关于两种社会观的简要梳理而对其观点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对自由主义的理论脉络中“社会”意义的嬗变和社群主义关于社群的共识考察出发并与哈耶克的社会观进行比较,进而从哈耶克的理论自身发现其内在的紧张,并尝试对这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西方经济自由主义的诸人物中,被封为“彻底的”、“集大成者”尚属米瑟斯和哈耶克,尤其是米瑟斯又被称为“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他们在同国家干预主义近一个世纪的思想交锋中始终认为私有制和自由市场机制是最好的和最完美的,政府无须更多地干预经济。因此,他们所有的理论都围绕着歌颂私有制和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作论证。但正象米瑟斯本人所表明的:“自由主义并不是无政府主义”,①因此,他们也用大量的理论论证政府的行为和职能。这些探讨对于今天政府职能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米瑟斯的政府职能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析了哈耶克的责任思想。哈耶克以"责任—自由"理论为基点,立足于社会现实,强调责任追究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界定了使责任有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杨春福教授<自由·权利与法治--法治化进程中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一书综合运用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多维视角透视自由,提出"自由主义视野下的权利" ,包括两层主要涵义:自由主义以权利为基础,权利以自由为核心.书中着重分析了权利的法定性,明确划分法治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并将权利的概念纳入作为系统工程的法治的各个组成要素.该书锁定公民权利和法治社会两个核心概念,指出法治社会的基本标准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理性架构,具体地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础;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界限;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法治社会的核心评价标准,即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3.
隐私权所关注与保护的个人隐私指向公共领域的私人生活.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隐私权上升为一种宪法权利,从而保障私人生活免受国家权力的无端介入而保持适度的自由.如果说隐私在现代意义上属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产物的话,隐私权则完全脱离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桎梏,已经成为现代代法治中带有普遍的独立的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渊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人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这里试图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产生的悖论以及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演进历程,并且进一步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对照,比较分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流变,以此为我们今天的思想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自由主义是最近二十余年来西方政坛的主流政治思潮。这一新自由主义 ,既不是指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也不是指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强调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 ,而是特指以“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为代表的一整套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英美右翼政府在七十年代末上台以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从而引发西方世界二十年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本文试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当代霸权地位、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和“第三条道路”的关系、以及西方左翼对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哈耶克的知识论的认识论为基础,依其分立知识——默会知识——无知的思想轨迹为主线,特别是在其无知论的辨证架构下,阐释哈耶克是如何得以建立其自由哲学的逻辑进路,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哈耶克自生自发的自由秩序之原理的思维脉络,以助于进一步正确理解和充分领悟哈耶克所主张的自由原则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遭遇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经济思潮 ,新自由主义问世于二战之后。其代表人物有路德维希·冯·米瑟斯、罗伯特·诺齐克、弗里德里克·A·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新自由主义传播很广 ,一度成为许多国家的“显学” ,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 ,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 ,逐步陷入了困境。一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 ,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它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认为市场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唯一途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新自由主义主要作为一种学术理论而传播。当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国…  相似文献   

18.
西方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了危机,导致了福利国家的右倾化,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经过英美国家的回潮开始流行全球,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就出现了许多新动向,已经超越了左和右的争论,我认为有必要介绍给我国社会政策的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形成的福利国家作为对公民社会权利的制度性保证,明确界定了国家对公民的福利。但福利国家困境却模糊了福利制度与公民社会权利的关系,新自由主义改革在缩减福利功能的同时更是构成对公民社会权利的进一步恶化。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三条道路理论重新考察福利国家的起源和困境,在"超越左与右"进行福利改革的同时,将公民社会权利嵌入到更广阔的社会框架中,赋予其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哈耶克毕生都在反对"极权社会主义",他对极权主义的危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认为社会秩序归为两种类型:自发秩序和人造秩序.自发秩序是哈耶克思想的核心理念,理解了自发秩序的概念,才能真正把握哈耶克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