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白芍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中白芍质量标志物的量值传递规律,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白芍质量标志物6个成分含量及转移率,分析白芍饮片-提取液-浓缩液-干膏粉-配方颗粒中的量值传递关系,寻找生产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并以出膏率、质量标志物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合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工艺关键参数。结果 浓缩和制粒两个过程中,6种成分含量略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转移率相对较高;提取过程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5种成分含量分别下降44.00%、24.74%、27.50%、19.57%、37.25%,其中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3种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氧化芍药苷的平均转移率为51.98%,相对较低;干燥过程中,6种成分含量均有降低趋势,其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4种成分的转移率分别降低10.79%、11.29%、15.45%、10.9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关键过程为提取和干燥过程,进一步确定关键影响因素为提取时间和干燥温度。通过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为“白芍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后,煎煮40 min,再加8倍量水,煎煮40 min;7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7~1. 09 g/mL,以进风温度为140℃进行喷雾干燥;加适量糊精,混合均匀,干法制粒”。经过优化,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转移率在提取过程中分别增加16.73%、9.50%、12.92%、7.48%,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干燥过程中分别增加15.68%、11.80%、11.69%、10.4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优化的工艺稳定、重复性好,白芍质量标志物中6种成分很大程度上得到保留,白芍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为之后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桃红四物汤中6种指标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 Infinity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DAD检测器。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A为0.05%乙酸水(含7.84 mmol/L乙酸铵),B为甲醇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和多波长融合检测方法,流速0.2 μL/min,进样量2 μL,柱温25 ℃。结果 6种指标性成分的线性、分离度、稳定性、重复性与精密度良好;该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定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高,可适用于桃红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亳芍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丰富其内生真菌资源种类。方法 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亳芍内生真菌的分离、尖端菌丝挑取法进行纯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从亳芍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为9属13种,分别为Fusarium,Talaromyces,Dactylonectria,Myxocephala,Llyonectria,Penicillium,Alternaria,Rhexocercosporidium,Lopadostoma。主要为镰刀属(占33%)。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亳芍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呈多样性分布,丰富了芍药内生真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桂枝芍药知母汤始载《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喻嘉言认为:“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三焦痹之法,而误编历节黄汗之一。短气,中焦胸痹之候也。属连头眩,即为上焦痹矣。温温欲...  相似文献   

5.
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量与根的粗细、根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牡丹皮质量及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安徽省亳州栽培5年生凤丹根系,将根系中的根依据粗细、长度及部位分别进行划分。同时收集市场常见不同规格的牡丹皮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含量。结果 在不同等级中,四等牡丹皮中芍药苷含量最高,一等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最高;芍药苷含量在主根中最少,在支根中最多;市场上连丹比刮丹中芍药苷含量高,刮丹比连丹中丹皮酚含量高。结论 细的牡丹皮中芍药苷含量反而高,由此推测芍药苷在周皮中积累量较多。由于芍药苷和丹皮酚积累量的趋势相反,因此牡丹皮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定性分析中药复方当归芍药散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高相液相 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HPLC-DAD),色谱柱为Welchrom XB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扫描范围:200~400 nm。结果 通过实验并与已有文献的比较,利用HPLC-DAD检测后的三维图谱可找出中药复方当归芍药散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川芎嗪、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白术内酯Ⅰ、藁本内酯、23-乙酰泽泻醇B醋酸酯等。结论 HPLC-DAD可以对当归芍药散中主要化学成分做出准确定性,为其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盛世牡丹,花开江南",3月25日,第十一届东湖牡丹花会开园仪式——暨2015武汉广播电视台"幸福武汉十月婚典"启动仪式在东湖风景区牡丹园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两大幸福品牌的首度合作。牡丹作为我国国花,自古就有着"富贵吉祥、幸福美满"的寓意,东湖牡丹作为武汉旅游行业的一块品牌,已经对外展出十届,在促进武汉花城建设和城市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幸福武汉十月婚典"作为一个展示武汉新人幸福、推进武汉城市文明建设、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大型社会公益性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四大地道产区药用芍药的栽培品种.方法 对安徽亳州、山东菏泽、四川中江和浙江磐安的药用芍药进行标本研究.结果 目前我国药用芍药有6个栽培品种,分别为亳州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Bozhoushaoyao'、菏泽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Hezeshaoyao'、白花川芍药P...  相似文献   

9.
仲景对药物的配伍运用巧妙,法度严密,用药灵活变通,对临床处方遣药极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对芍药的应用,特色尤为明显。笔者对《伤寒论》中与芍药有关的30方进行研究,现将其应用特色作一归纳、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江南牡丹草(Leontice KiagnanensisP.L Chiu属小檗科植物,别名山玄胡、玉龙擎珠,药用其块茎,其分布于浙江及安徽皖南地区,生长在海拔700~800米的林缘。皖南地区俗称为“江南玄胡”。江南牡丹草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民间很早就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效果较好。此药为新种,药材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现将江南牡丹草块茎的性状,以及显微、理化方面的初步鉴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金贵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介绍:“本书据古代宗法,立亲属称谓系统:按纵向从上而下分祖先-父母-父系-母系-夫妻妾-夫系-妻系-兄弟属-姐妹属-子女属-后代,共11类。每一类下分目,每一目下列一个称谓的异称,属同义、近义词。如父母类中,先列总称,有亲、亲戚、严亲、严君、所生。次列父称,有父、考、先人、先子、祢、公、翁、天、君、太上皇、阿爹等。  相似文献   

12.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笔者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黄精属中药资源特点,探索该属中药的优选方法和优选过程。 方法 根据野外调查的经验及结果,补充搜集古今文献。结果 分布广、药效佳的植物玉竹是黄精属最先被优选作中药的种类,来源单一;随后,黄精作为药食兼用之品被选择,逐渐优选出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3种来源植物。结论 黄精属中药是综合考虑黄精属植物的药效、资源和植物特性等多方因子优选出来的,并随需求和资源情况不断调整。黄精属中药的优选过程,也是该属植物药用历史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陈光顺,1942年生,河南洛阳人,现为神笔王铎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风雪牡丹第一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他毕业于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四十余年来致力于中国画研究,主攻写意牡丹,善画清风高雅之梅、兰、竹、菊、荷。作品师承古今,功力深厚,画风雄健奔放,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其作品为海内外纪念馆堂及国家领导人收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桃红四物汤中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红四物汤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含量。结果 桃红四物汤A液中5种成分含量均值分别为82.9、11.1、235.7、917.3、49.3 mg/L;桃红四物汤B液中5种成分含量均值分别为126.6、13.2、187.3、1 040.4、28.6 mg/L,说明不同制备工艺使桃红四物汤中5种成分含量产生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制备工艺得到的桃红四物汤中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会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体内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提供的色谱及离子碎片信息,对大鼠灌胃桃红四物汤中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通过保留时间比对、离子碎片解析等综合分析,鉴定桃红四物汤中6个入血成分(梓醇、藁本内酯、阿魏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苦杏仁苷)均为原形成分,入血成分可能为桃红四物汤体内直接作用的有效成分。结论 本实验确定了桃红四物汤经口服后可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的6个有效成分,为后期桃红四物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芍药甘草汤源于《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组成,有调肝和脾、缓急止痛功效。笔者自1994年以来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初发劳力性心绞痛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符合WHO(1979)制定的心绞痛诊断标准,均为初发劳力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醛致痛实验观察其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并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结果:芍药甘草汤对甲醛致痛模型动物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冰醋酸致痛模型小鼠血清及脊髓中NO浓度,结论:芍药甘草汤的镇痛部位既在外周神经末梢,亦可能在中枢神经,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一种新的第二信使神经递质NO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结肠组织机械屏障和炎症细胞因子探讨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JP〗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芍药汤组。采用TNBS/乙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美沙拉嗪、芍药汤进行干预。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分,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和内毒素(endotoxin, ET)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组大鼠体质量逐渐回升,腹泻及便血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芍药汤组DAI评分,组织形态学评分,IL-4、ET、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紧密连接明显破坏,美沙拉嗪组、芍药汤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紧密连接破坏情况较模型组轻。结论 芍药汤可能是通过修复肠上皮组织紧密连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肠黏膜机械屏障而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不同生长时期凤丹根皮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运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 共得到内生真菌45株,分属于9属13种,其中枯萎期4属4种,分别为Fusarium Keratoplasticum、Myrotheeium prestonii、Septoriella phragmitis、Cosmospora cymosa,相对分离频率为40%。花期6属9种,分别为Fusarium acutatum、Fusarium circinatum、Fusarium fujikuroi、Alternaria alternata、Alternaria arborescens、Climacocystis montana、Pyrenochaeta lycopersici、Penicillium crustosum、Rhexocercosporidium panacis,相对分离频率为60%。结论 凤丹根皮中内生真菌组成丰富,且在不同生长时期其种类组成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