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元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首开期货交易业务后,目前,全国已有期货交易所40余家,各类期货经纪公司已达400多家。随着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期货纠纷也随之产生,且呈上升趋势。从各地涉诉的期货纠纷来看,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期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突出,亟待政策法律加以规范和调节。本文仅就期货欺诈行为的认定与审理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2.
期货交易纠纷诉讼是为解决因违反期货交易合约和交易规则所引起的期货交易纠纷而进行的诉讼。具体而言,它是指期货参与人(期货客户、期货经纪公司、期货经纪人、期货交易所)在进行期货合约买卖过程中因违反期货交易合约和期货交易规则,造成期货参与人一方财产上的损害时,受害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索赔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损害一方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诉讼形式。在我国,期货交易纠纷诉讼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专业性诉讼,从性质上讲,它属于民事诉讼,但与普通民事诉讼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3.
<正> 一、期货交易主体资格纠纷案件的认定及处理 期货交易通常涉及三类主体,一是期货交易人,这类主体是不特定的,凡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均可成为期货交易人,一般没有太多的法律限期,由于这类主体自己不能直接从事期货交易必须委托他人实施交易行为,但作为投资者又须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为此,在期货纠纷中他们往往是受害者。二是期货中间商,即通常所说的期货经纪公司,这类主体往往是期货交易的直接参考者,但由于其主体地位系中间代理,决定了其不承担期货交易风险的特点,因此是最有可能从事投机行为而给期货交易人造成损害的主体,各国期货交易法均对此  相似文献   

4.
期货透支交易的责任承担□可鸣期货透支是指客户占用经纪公司或会员公司占用期货交易所的资金进行交易的行为。透支交易纠纷在目前期货交易纠纷中占有一定比重,深入研究、公正地解决好这一类纠纷,对处理前一时期遗留下的期货交易纠纷是有积极意义的。规范的期货交易应该...  相似文献   

5.
本栏主持人:冰潭一是审查期货交易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期货交易的当事人主要是客户、期货经纪公司、期货事务所。它们是否是有期货交易的主体资格,关系到期货交易行为的法律效力以及责任承担问题。1.客户的资格认定。客户有公民和法人,均应具有从事期货交易的权利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部门或分支机构未经法人授权,不得从事期货交易。根据国家关于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从事经商活动的政策规定,党政机关不得从事期货交易,期货经纪公司和交易所在职人员,有严重违法和违规进行期货交易而受到处罚未过一定期限的人员不能享有期货交…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期货业的迅速发展,有关期货纠纷案件激增,为更好的审理期货纠纷案件,1995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印发了《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供各级法院参照执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我国至今未能制订《期货交易法》《证券交易法》对期货交易进行法律规范,以致对大量纠纷的解决无法可依,给解决期货纠纷案件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就期货纠纷案件有关问题作一下探讨。一、关于从事期货业务的工作人员、机构的主体资格由于期货业务高风险、投机性强的特点,各国法律对于从业人员、机构的审核相当严格,我国亦不例外。中国证…  相似文献   

7.
期货交易纠纷中的两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货交易纠纷中的两个法律问题张正国一、关于期货交易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根据目前有关交易规则的规定,期货交易的主体(目前仅限于企业法人),必须取得交易所会员资格方可入市交易。取得会员资格的法人可以是本市的也可是外地的,可以自营买卖,也可以接受委托从事期货...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1988年开始期货市场试点,仅仅十年时间期货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之迅速令世人瞩目。然而近年来,期货市场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违规交易和过度投机不断发生,各种期货纠纷案件大量涌现,严重影响了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已出现的期货纠纷案件中,因期货交易代理行为不规范而产生的纠纷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如何认识期货交易代理,规范期货交易代理行为并正确处理期货交易代理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期货交易代理与民法意义上代理之比较期货交易代理是期货经纪商以自己的名义与交易…  相似文献   

9.
1994年,烟台市芝罘区法院共受理期货交易纠纷案件22件,且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通过调查分析这些期货纠纷案件的状况、原因,可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期货交易亟待整顿和规范。一、期货交易纠纷的现况(一)被告单位在同行业中所占比例较大。市区进行期货交易的  相似文献   

10.
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相对现货交易而言,指通过交易所买卖某种标准化商品合约的交易。它不涉及实物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只涉及转移价格风险和套期保值。目前,我国的期货交易还处在试点阶段。虽然各地先后曾成立了40余家期货交易所和近400家的各种经纪公司,一度形成了人们关注的“期货热”;但是,由于国家尚无规范期货交易的法律法规,使得人们对这一特殊交易的认识难以一致,特别是在如何识别和处理经纪公司、经纪人、客户的法律关系、民事责任等方面易产生分歧,实际上已引发了较多的纠纷甚至诉讼。笔者在为数…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从事期货交易的经纪公司中,有相当多的经纪公司,特别是从事外汇期货业务公司,没有国家规定的经营资格,非法从事期货代理业务。因此,在纠纷发生后,多数的客户以经纪公司没有经营范围为理由,要求法院确定双方所签订的委托合同无效,并根据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判令经纪公司返还客户已交付的全部保证金。对这一请求,法院在处理中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期货经纪公司在未取得经营期贷资格的情况下,与客户签订委托合同,代理客户从事期货业务,主观上有骗取客户佣金的故意,客观上有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应确定…  相似文献   

12.
一、国内外著述及有关法律对期货交易的定义关于什么是期货交易国内外存在着较为一致的观点,即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期货合同(Fu-tureContract)及选择权合同(OptionContract)买卖。国内的所有有关著述均一致持此观点.尽管各种著述所用的语言表述不尽相同。如台湾学者杨明山认为:期货交易系指从事于期货契约及期货选择权契约买卖之行为,故期货交易之标的为期货契约或期货选择权契约,而非商品本身。期货,是通过期货交易所买卖某种标准化商品或金融产品的合约。国内的有关期货交易的法规亦持相同的观点.如1995年2月23日…  相似文献   

13.
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期货交易行为,加强对期货交易的监督管理,维护期货市场秩序,防范风险,保护期货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从事期货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从事期货交易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期货交易价格等违法行为。 第四条 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 第五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期货投资者选择网上交易来进行期货投资,交易密码对于期货交易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以金融仲裁实务中发生的一起期货经纪合同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对使用交易密码进行期货交易的法律效力及因期货交易密码发生纠纷时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所谓期货经纪公司,我国《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定义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设立的接受客户委托,用自己名义进行期货买卖,以获取佣金为业的公司。客户则是指委托期货经纪公司从事期货交易的人,包括公民和法人以及其它经济组织。 近年来,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期货经纪公司与客户之间发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对于他们之间发生的纠纷该如何处理,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笔者试图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及责任入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一简要分析,供理论研究和司法适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单纯法律意义上居间人的概念,在实际的期货市场上期货居间人不仅居间介绍,促成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投资者订立经纪合同,而且还从事包括投资咨询、代理交易等期货交易活动,期货居间人是推动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期货居间人引发的期货交易风险包括诱骗客户进行期货交易、代替客户签订虚假期货经纪合同、夸大或虚构交易业绩诱导客户出资、全权代理客户交易而恶性炒单等情形。  相似文献   

17.
因期货经纪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形成的期货纠纷,占当前人民法院受理的期货纠纷案件的绝大部分,由于我国目前尚无期货法,也无完整意义上的期货行政法规,因此对期货经纪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法律评价,成为期货理论研究及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期货纠纷案件中常见的几种违规行为,如全权委托、透支交易、私自平仓等的有关法律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诸位同仁。一、关于全权委托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期货交易中的全权委托一般指客户给于经纪公司或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代替其进行期货交易的模糊的、概括的委托交易授权。根据…  相似文献   

18.
张国炎 《法学家》2001,(5):45-49
一、全球期货交易趋势(前景) 期货交易从某地区交易发展到某区域交易,从本所交易发展到跨所交易,从交易境内期货发展到交易境外期货,从交易单纯的国内期货发展到交易涉及国外金融衍生工具期货,从而又发展到全球联网交易和境内外交易所联网交易。由于期货交易存在内在的交换性,期货交易又可以通过跨品种交易、跨市交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期货业的兴起,期货经纪公司的增多,期货纠纷也成为一种新型经济纠纷案件诉诸法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期货纠纷案件中,客户状告期货经纪公司的占期货纠纷案件的90%以上,其中由于期货代理发生纠纷的又占相当的比例.期货代理行为有别于民法理论的一般代理行为这已形成共识.期货经纪人违反法律规定或超越代理权进行期货交易造成客户的经济损失,由谁来承担经济责任?这在司法实践中也有判例,即期货经纪公司对本公司期货经纪人的过错造成客户经济损失负有完全法律责任.问题是,民法理论代理行为的规定,能否全部适用于期货代理?期货经纪公司的无权代理行为能否适用于民法代理中的追认和默认?……这在司法实践中,尚属有争议的问题.下面本人就此问题略发管见.  相似文献   

20.
周清 《法学杂志》2001,22(3):42-43
近两年来 ,因期货经纪公司所聘用的经纪人员 (也就是俗称的经纪人 )的资格不合法或行为不规范而引起的诉讼日益增多 ,是期货交易纠纷出现的新特点。因期货经纪人员行为不规范而引起的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期货经纪人员制度的不完善 ,因此为健全我国期货市场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笔者就期货经纪人员制度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 )应明确期货经纪人员的定义在期货市场中 ,期货经纪人员是指受聘于具体的期货经纪公司 ,接受客户的专项买卖代理进行期货交易的人员。目前 ,理论上将期货经纪人定义为受他人的委托 ,以自己的名义 ,及以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