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一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①“增长极即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它自身给增长的制约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致增长能够扩散到该增长极所在的区域中,并最终扩散到所在国家欠发达的整个区域中。”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经济增长总是由某一点(增长极)开始,通过此点某些产业(增长极理论称为“推进型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向周边地区呈梯度进行。随着时间推移,增长极与周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益缩短,经济区逐渐步入经济社会整体发达的成熟型经济区,这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这一规律客观上要求人们在开发或建设经济区过程中,慎重选择增长极并充分发挥其对整个经济区的聚散作用,否则将至少出现两种不良后果:一是经济区域中现有经济中心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资源浪费;二是区域内各地经济分散发展,群龙无首,结构趋同,竞争有余联合不足,难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共成都市委确立了“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明确了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板”的发展定位。这个发展定位的要义在于打造西部核心增长极。打造西部核心增长极需要实现科学发展,但增长极本身是不平衡发展的产物,这就构成了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过程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与区域经济以非平衡发展态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矛盾关系。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于在打造增长极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要不平衡发展,而是在追求作为突破口的增长点的同时,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统筹协调资源配置,既要统筹协调周边地区对增长极可持续的资源供给能力,又要统筹协调增长极内部各产业对推动性主导产业的持续史撑能力,必须注重整个区域经济增长面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3.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以往两个“增长极”相比,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历史使命,其政策性优惠驱动,已逐渐让位于区域整体的机制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滨海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思路,构建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真正成为新时期依托京冀、带动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改革开放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不发达地区要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 ,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主要有 :培植工业增长极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营建区域比较优势 ,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在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极化过度而扩散不足,差距扩大。运用增长极理论来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协调引导,适时适度适势对增长极的负效应进行遏止,以区域为依托,强化增长极与外围地区的产业分工,这是避免形成独立于外围的"飞地"型"增长极",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特区规划、建设有两个战略目标。一是“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战略目标,探索、研究通过什么样的制度、政策实现特定区域经济的超常发展,使之成为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经济的增长极。二是“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战略目标,探索、研究制度、体制改革、创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乡镇财政是整个财政的基础 ,也是最困难、最薄弱的环节。乡镇财政增收的主要渠道有 :因地制宜抓“一产” ,突出重点抓“二产” ,千方百计抓“三产”。具体的做法是 :借助外力培植壮大骨干工业企业 ,激活内力扶持民营骨干企业 ,立足优势培植“农”字号加工企业 ,因势利导发展创税农业。  相似文献   

8.
武云平 《社会主义论坛》2014,(2):I0006-I0006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兴”,一个传统农业县如何实现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变?武定是昆明至四川省攀枝花的必经之路,108国道贯穿境内4个乡镇,武昆高速通车后距昆明64公里,属昆明半小时经济圈。中共武定县委、县政府按照“强基础、兴工业、壮产业、惠民生”的发展思路,围绕“大”宇做文章,瞄准“精”字谋发展,夯实“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基础”,打造云南省楚雄州第三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着眼山东大局和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菏泽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和已有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融入西部经济隆起带,加快打造“科学发展和邻边经济高地”,建成山东西部重要增长极和向中原地区辐射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城市化路径呈现出新特质.第一,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应对高新技术浪潮为初衷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从“经济增长极”发展为“城市生长点”,并进入城市建设引领发展的新阶段.第二,90年代以后,我国迎来了新区建设高潮.与旧城改造不同,按照全新理念建设的新区推动着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1.
“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分离政策,束缚着农民的手脚。残缺的产权制度削弱了农民的收入预期,扭曲的国民收入格局剥夺了农民的既得利益,组织程度偏低加剧了农民利益的流失,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缺失拖住了农民的后腿,非国民待遇加剧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在于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进入 21世纪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解决一系列问题。从农村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激发农民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全面促进农村的脱贫与发展是我国农村制度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政治参与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农民的政治参与不成熟,则会对我国的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政府与村民博弈的非均衡性,农民政治参与动机的自利性,村民的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是导致农民政治参与缺失的主要根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并深化基层的政权改革,加强农民的政治素养教育,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政府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大量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充当主体,从农村集体组织处低价征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或以拍卖的方式,获取高额的土地差价。而以该土地为生的农民只能获得一次性的底额补偿,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群体上访、暴力抵抗拆迁、生活困难等。因此,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已经难以协调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形势下农民、集体、政府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害,并且使政府与农民达到双赢的状态,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次数、参与人数呈上升、扩展态势,组织程度增强。失地农民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有群体性、利益性、组织性、非政治性、变化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新农村建设和“三基工程”建设是当前预防和处置失地农民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有利条件。失地农民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方法包括: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农村社会的利益结构,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危机管理体制,尤其公安机关要加强预警机制建设;掌握处置失地农民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和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民共富是关键和短板。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必然逻辑: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但当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难题,表现在:大部分农民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较落后,部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加快农村产业振兴,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激发农民勤劳致富内生动力,扎实促进新时代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作为后起的新兴的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个人信息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人肉搜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侵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自身的特性、我国网民素质不高、网络基础管理不到位和立法滞后等。应针对上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在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发挥“人肉搜索”的证明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基于自身利益而萌发了初步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心理和权威崇拜意识。农村青年的政治参与具有多样性、功利性的特征,参与内容很少涉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等抽象性利益,参与范围主要是在村庄层次上。必须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公民教育,拓宽农村青年政治参与的渠道,健全各种青年组织,创造有利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9.
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农民采取常规手段难以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发生的集体越轨行为,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公安机关应对这类事件应当坚持“情报信息主导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的理念,找准“维护社会稳定与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的结合点,加强对征地过程的全程监测,及时疏导被征地农民的对立情绪,科学合理地评估事件的性质及发展趋势,控制事件局势,平息群体性事件的事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标志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农民工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缺失、农民主体性缺失、乡村治理无序、资金短缺等多重困境;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项目和平台,其政策红利吸引着农民工进行返乡创业;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及时弥补乡村人才缺口,促进乡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保障,并能够改善乡村社会治理。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策略,构建多维度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环境,开展针对性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支持等途径来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