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桂林旅游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燕 《当代广西》2010,(7):M0002-M000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使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桂林市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在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着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宏斌 《桂海论丛》2012,(6):127-130
旅游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广西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面临着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以新的战略举措,推动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建设广西旅游强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市县传真     
《当代广西》2013,(7):58
桂林: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建设美丽桂林、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今年,该市将主推七大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升级,引导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广西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具体指出要建设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发展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加强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5.
桂林属于发展中的中等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桂林旅游就失去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竞争力。桂林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大力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健全产业链条,加强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生态工业,实施清洁生产,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这对于桂林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促进桂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在改革创新中发展旅游业,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宁海县充分利用《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和"5·19中国旅游日"发祥地的独特旅游资源禀赋,构筑大景区、发展大旅游,推动旅游业从"观光经济"转向"度假经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相继被授予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等称号。推进县域旅游一体化构筑"大景区"抓好"大景区"规划。科学编制好县域"大景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姜师立 《群众》2020,(2):51-52
作为我国古代水上运输大动脉,全长3200千米的大运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旅游潜力,沿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大运河申遗成功促进了运河旅游,2018年江苏运河主线经过的区县游客量达8.8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3万亿元。但由于整体规划不强、市场融合不深、产业融合不全等原因,大运河旅游叫好不叫座,还没有推出有影响力的运河旅游产品。为此,可通过文旅融合助推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打造出一条大运河缤纷旅游带。文旅融合为运河旅游业提升品质提供了机遇。文旅融合发展,为旅游景点注入文化的灵魂,要从文旅产业发展战略、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等维度关注运河旅游,探索文旅产业互联融通、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全产业链,构建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体系。  相似文献   

9.
冯翀 《协商论坛》2013,(9):55-55
当前,两峡旅游止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建设“旅游钙县”为目标,按照“大融合、大提升、大推介”的思路,深度挖掘旅游业的综合优势和发展后劲,激发发展活力,实现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驾齐驱转变、从散点布局向聚集发展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旅游要素产业发展向多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在加快发展中推动转变、在加快转变中更好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西峡逐步打造成国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王家宏 《当代广西》2011,(14):48-48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据悉,这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表明国家把桂林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窗口,同时也将一副历史重担交付给了桂林。  相似文献   

11.
台湾经济能否在廿一世纪以前实现产业升级,是决定台湾经济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当前国际和台湾内部的经济环境,已使台湾劳力密集产业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升级,台湾经济的衰落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台湾当局也早已意识到这种情况,在80年代前后就提出工业升级问题,以后又制定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来代替《奖励投资条例》。但是,由于对工业升级、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涵义理解不一,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台湾产业升级状况的评价不一致,岛内外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09,(9):20-22
近年米,常州市委、市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生命线,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走出了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余共赢”的发展路子。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来常州视察后充分肯定:“常州的这条路子走对了!”  相似文献   

13.
马鹏  李文秀 《岭南学刊》2010,(2):107-111,116
从正式创新网络的视角探索性分析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和如何实现升级等问题,结果表明,正式创新网络中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可归纳为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和制度三个因子,并依此给出产业集群升级的政策为: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群内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促进正式创新网络的建设;鼓励创新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互惠与信任,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范德华 《思想战线》2013,(Z1):40-4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的刺激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优化旅游的环境,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使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更多的享受,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加速生态旅游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钟振 《当代广西》2013,(16):25-26
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区、努力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我区打出一系列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组合拳"。【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责任制】要点: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充实调整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等领导协调机构,建立自治区领导联系指导旅游工作制度。在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每人分工负责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再联系指导一两个重点旅游县或旅游项目,重点抓好20个重大旅游项目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工业旅游是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在我省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总方向,对于丰富工业旅游内涵,健全工业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助推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湖北产业发展存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制造业发展不充分、产业层次不合理、产业配套能力不健全、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问题和不足。按照新产业区理论,湖北产业要转型升级,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强省;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坚持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方敬华 《今日浙江》2013,(14):42-43
工业旅游是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在浙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省工业旅游提升发展的阶段,丰富工业旅游内涵,健全工业旅游产业链,助推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升级、转移与培育并举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落实“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我们首先要统筹产业升级和转移,既要扶持珠三角产业原地升级,也要帮助企业在转移中实现升级;其次要加强东西北地区动态比较优势的建设,培育本地产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只有将升级、转移与培育并举,才能将《纲要》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西藏产业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很大范围的不合理性,存在着产业结构偏离度不断扩大、结构性调整能力不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需要运用合理手段,逐步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创新农牧业技术水平和运营模式,促进第一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并提升藏医药产业市场竞争力,带动第二产业稳步发展;强化旅游业规划能力和队伍建设,推动第三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